上海申報登過的一篇轟動整個上海灘的奇文[第1頁/共15頁]
天道是非常簡樸的一件事:就是過分的,要遭到製裁;虧損的,要遭到補益。中國的聖哲,儒家、佛家、老莊的垂訓,都是幾次的丁寧,申明這個事理。《易經》上說:“天道虧盈而益謙,隧道變盈而流謙,鬼神禍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尚書》說:“滿招損,謙受益,時乃天道。”又說:“惟天福善禍淫。”淫字的劈麵就是善。善字的意義甚為遍及,如果要切當的申明,眾善都含有謙德的意義,都是以謙德為根基。《易經》是申明天道的書,乾坤兩卦是總說天道的粗心,乾卦說:“能利天下,而不言所利”,這就是謙德的意義;坤卦說:“坤雖有美,含之以從王事,不敢成也。”這句的講解,是才調不露,功名不居,就是不務名,不誇功,也是謙德的意義。《金剛經》說,度儘眾生,自發未度。又說,佈施濟眾,不覺有施。這是天下最高的品德,也包含了謙德在內。
我的母親為曾文正公的幺女。文正公的家計規定:凡是嫁女兒娶媳婦,破鈔限用在二百金以內。先母出嫁,是在文正公佳耦去世後的數年,有奩金三千,也移撥出來,供作家用及代賠墊祖母被某錢號倒掉的款項,乃至於小我的積儲都空了。分開湖南故鄉要往東行時,祖母隻能給盤費銀錢六百兩,彆的則是一無統統了。我母親中年時,每次談到當時艱苦的環境,常常是淚隨聲下;本身身為貴爵將相之女,嫁給了數代都是官吏的大師庭,餬口尚且如此的艱钜困頓,如果不是切身經曆,實在是難以令人信賴啊!
宋朝的範文正公(範仲淹),他做窮秀才的時候,心中就念念在佈施世人。厥後做了宰相,便把俸祿全數拿出來購買義田,扶養一族的貧寒。先買了姑蘇的南園作為本身的室第,厥後聞聲識理風水家說:“此屋風水極好,後代會出公卿。”他想,這屋子既然會興發權貴,不如當作書院,讓全姑蘇人的後輩在此處受教誨,可使更多的人都興發權貴,那樣就更好了。以是就立即將屋子捐出來,作為書院。他念念在好處大眾,不肯本身一家獨得好處。成果,本身的四個兒子都發財權貴,作了宰相公卿侍郎,並且個個都是品德高貴的表率。他的兒子們曾經要求他在京裡采辦一所花圃宅第,以便退療養老時文娛,他卻說:“京中各大官家中的園林甚多,而園仆人本身又不能經常遊園,那麼誰還會不準我遊呢!何必非要本身有花圃才氣吃苦呢?”範文正公的幾位公子,常日在家都是穿戴布素衣服。範公出將入相幾十年,所得的俸錢,也都作了佈施佈施之用,以是家用極其儉仆,死的時候,連喪葬費都不敷。照淺顯人的心機,覺得如許太不替子孫籌算了,誰曉得這纔是替子孫籌算最好的體例。不但是四個兒子都作了公卿,並且能擔當他父親的思惟,舍財佈施世人。以是,範家的曾孫輩也極其發財,傳到了數十代的子孫,直到現在,已經是八百年了,姑蘇的範墳一帶,仍然有很多範氏的先人,並且還經常出優良的子孫後代。世人如果想替子孫籌算,想留飯積福給子孫,就請遵循範文正公的用心行事,纔是最好的體例。再說元朝的耶律文正公(耶律楚材),他是元太祖(成吉思汗)及元世祖的智囊,軍事多數是由他來決策,他倒是藉此而救全了無數的百姓。因為元太祖好殺,他長於說話,能夠勸諫太祖不要搏鬥。他身為宰相,倒是布衣蔬食,餬口簡樸。他是個大梵學家,利慾心極其淡泊。在攻破燕京的時候,諸位將領都到府庫裡收取財寶,而他卻隻叮嚀將庫存的大黃數十擔,送到他的營中。不久,就產生了瘟疫,他用大黃醫治疫病,獲得了很大的結果。他也是毫無積儲,但是他的子孫,數代做宰相的卻有十三人之多。這也是一個不肯積儲私錢,而子孫反而享大發財的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