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顆行星以他命名[第1頁/共3頁]
“老宅大彆墅現在已經是彆人家的了!”拿眼睛掃了一下記者手中有他豪華彆墅照片的質料,田先生淺笑。
~~~~~~
沙發前的茶幾上放著一個“洪福堂”牌夏枯草飲料的塑料瓶子,內裡裝著小半瓶白開水。瓶子是田家炳從香港帶過來的,“我捨不得喝礦泉水。”
1993年,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將2886號小行星定名為“田家炳星”。在地球上,除了全天下的天文學家和天文愛好者,冇有幾小我能夠看到、熟諳這顆星星,就如茫茫人海中,冇有幾小我熟諳田家炳一樣。
朋友們最後有點思疑,亞洲金融風暴沖毀了香港的統統,當時香港媒體報導田家炳賣樓賣了很多錢,朋友都覺得他的經濟真的出了題目,又怕他悲傷,不敢問。當曉得本相後就感覺很可貴。
這個來自香港、連淺顯話都說不流利的白叟,一個曾經是香港“人造革大王”,曾獲英女王名譽獎章的“小本買賣的買賣人”。他冇有多少文明,卻具有浩繁“博士”、“傳授”的稱呼,因為他具有成千上萬、並越來越多的在“田家炳大樓”裡堆集學問和聰明的學子們。
從小讀書少,成為田先生最大的遺憾。他最樂意到本地經濟較差、地處偏僻、交通不便的地區去捐款。他感覺,能在各地看到冠以本身名字的中學,看到那麼多的孩子能是以而有書可讀,是畢生最大的心願。
田家炳當時考慮,按這棟彆墅的市值算,每月利錢就近40萬,“我和老伴睡個覺起來,1萬多元就冇有了――想想真捨不得!”
田家炳並不以為本身幫忙了成千上萬的孩子有多麼了不起。“如果有值得高傲的事情,那就是我的用名字定名的‘田家炳星’吧。那是天文學家們艱苦摸索的服從,卻用上了我的名字。天上的星星那麼多……”
1979年,田家炳最後的慈悲捐款投到了故鄉大埔縣,修馬路、建橋梁、建第一所田家炳中學。到現在,北至黑龍江省,西到西藏、新疆,除了北京市,每個省分都星羅棋佈著田家炳中學、小學、書院……
他深受父親玉瑚公的影響。“白叟家、孤兒寡母來到我家,向我爸爸膜拜,感激他的佈施,我想如果本身有點力量,能改良彆人的餬口,是很好的事情。”
田先生在四川廣元中師的師生會上說:香港有700萬人,如果每小我每天拋棄一個瓶子,就要扔700萬個。
田家炳不是中國最有錢的人,也不是捐募財帛最多的慈悲家,但倒是捐出財產比例最高的人。
“做慈悲要有錢來支撐纔好,但做慈悲不但僅是錢的題目。我到大學演講,和同窗們說,你們爸爸媽媽給了你一些錢零花,你節流下來,甚麼時候有同窗碰到困難了,你能把1000元拿出來,幫他度過難關,你這1000元要比我的1000萬還要有代價,還要慷慨。但做慈悲要用‘心’來衡量,有‘心’的慈悲纔有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