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證世博】世博會帶來“聲色味”大體驗[第2頁/共3頁]
“D電影”:“D”段數節節攀高
[fn=2][fn=3][fn=2][fn=3][fn=2]
活著博會5.28平方千米的園區中,有亞洲的情調、歐洲的修建;美洲的精力、大洋洲的散逸,非洲的野性。這裡是一個小地球,這裡是一個未來天下。
比具有令媛更貴重。
位於非洲的埃及與中國同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因為世博,埃及的國寶來到了上海。進入埃及館,東側擺放著3座雕塑,彆離叫做“索貝克神圖案裝潢的法老阿門邁蘇磚雕像”、“手捧公羊頭祭壇的帕薩爾大臣跪像”,以及“裝潢有法老邁倫普赫塔名字的書記官像”,前兩個由石灰石製成,後一個則取材於花崗閃長岩。高達2.3米的“刻有法老阿普裡埃斯之名的愛神柱”被安排在投影幕火線,出世於埃及晚王朝期間(公元前589-570年)的柱子由玄武岩製成。黃金製“法老舍鬆契二世麵具”位於展館的最中心。它出世於公元前890年,在東尼羅河三角洲地帶被髮明。黃金麵具的左眼有一塊玄色,近似於眸子,麵具上法老的神采活潑新鮮,彷彿淺笑,乃至連耳骨紋路都清楚可辨。為了庇護黃金法老麵具,現場拉起了圍護欄,據事情職員先容,一個上午就會有近千人在這裡拍照,足見旅客對埃及館國寶的喜愛。
如果不滿足於僅僅增加“D”段數,還能夠在螢幕上做文章。台灣館的“720度圓球型熒幕”號稱天下獨一,它操縱12台高效能投影機,彆離由兩端投射環球幕畫麵,加上8聲軌立體環抱聲,營建出具有空間穿越感的音效。觀眾站在圓球中間,乃至連腳下也有風景。沙特館的高清螢幕則走“巨無霸”線路,1600平方米的超大螢幕可謂天下第一。
當4D電影活著博園外還隻能播放一些科普片時,世博園內的“爭奇鬥豔”已經超越了我們設想的範圍,各個展館帶來的當今影院最妙技術,帶領觀眾踏上了電影的將來之路。
中國館的《腐敗上河圖》,埃及館的“法老舍鬆契二世麵具”,法國館的七件國寶……對於觀博者來講,開啟世博之旅不如說是踏上“尋寶之旅”,天下各地的無價之寶因為世博在這裡堆積。想體味尼羅河道域埃及文明的波瀾壯闊,或是見地把握著切確天文知識卻仍用石器的瑪雅文明嗎?不出國門,活著博園區便可近間隔打仗。
腐敗上河圖:國寶盛宴日日上演
記者張鈺芸、俞歡然、朱貝爾報導
為了這一場將來餬口的盛宴,每一個展館都帶來了本身最引覺得傲的東西――可以是先進的影象技術,如沙特館令人趨之若鶩的高清巨幕電影;可以是瑰麗的國寶,如中國國度館內重獲重生的腐敗上河圖;還可以是頂級的味覺盛宴,如日本方麵帶來的懷石摒擋等。世博會就彷彿一塊龐大的磁石,為上海帶來了大千天下中最誇姣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