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泉州之行(下)[第1頁/共3頁]
郭宋大喜,那一畝地的年產量達兩千斤,江淮和中原地區種冬小麥和水稻,加起來一年的糧食產量也不過一千斤出頭,糧食產量直接翻了一倍,如果能找到玉米,那糧食產量還更要大大增加。
郭宋又笑問道:“我和蔡刺史乾係很好,大師有甚麼設法,我能夠幫你們通報給刺史。”
“是不是收成時有那種很大的渾子魚?”
“這類水稻還適應泉州吧!”郭宋笑著問道。
能夠說,雙季稻的推行是一樁劃期間的大事,郭宋對它極其體貼。
本來是操縱稻田養魚,郭宋不由豎起大拇指,這是最高超的生態養殖,魚苗能吃掉害蟲和雜草,分泌的糞便又是良好的磷肥,促進水稻產量,最後農夫另有賣魚支出。
兩姐妹都是冰雪聰明,立即明白了王妃的意義,王爺不想有個異國兒子,她們一起躬身道:“謝王妃提示,我們必然不會再犯。”
“我小兒子一家遷徙去琉球大島了,我想去看看孫子,可冇法疇昔,朝廷能不能在琉球大島和泉州之前建一條航路,有船隻來往,我們去看望家人也便利。”
宮女給她們搬來兩把椅子,兩女靠邊坐下,薛濤笑道:“新羅都是跪坐吧!冇有椅子,是嗎?”
姐妹二人見王妃神采冷峻,嚇得兩人趕緊起家賠罪,“我們不曉得,以跋文住了!”
“你們坐下吧!”
“遷徙去琉球大島說是給三頃地盤,百年內免稅,但傳聞並冇有三頃,不知朝廷說話算不算數?”
世人七嘴八舌,提出一堆設法。
幾個農夫見河邊上有大群官員和兵士,明顯是伴隨這位扣問者,他們不知麵前這位是甚麼高官,實在有點拘束,一名老者膽怯地小聲道:“都有,鯉魚、鯽魚、草魚、鰱魚,另有青魚。”
郭宋已經到達了泉州,這兩天泉州刺史蔡雍忙壞了,派人趕去各州請官員們前來泉州覲見晉王殿下,又向晉王彙報了泉州的環境。
“我們銘心於心!”
薛濤諦視著她們二人道:“你們既然嫁給了晉王殿下,那就不再是新羅人了,而是郭家的人,你們回新羅時要說新羅話,我不過問,但在大明宮,不能說新羅話,必須說漢語,這是皇宮的端方,包含你們的侍女,也必須全數說漢話,不然就是違背宮規,要遭到獎懲的!”
他不敢禁止,隻得眼巴盼望著晉王殿下騎馬向大樹而去。
“畝產量多少?”郭宋又問道,這也是他最體貼的事情。
“本身的,幾代人傳下來的三十畝上田。”
..........
“客長請坐,我先您拴馬!”
蔡雍的心頓時懸了起來,殿下這是要微服私訪啊!
薛濤來到前殿,她剛坐下,順姬和春姬便在宮女的引領下走出去,兩人一起施一個萬福禮,“給王妃存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