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迷失在一六二九 - 三零零 意料之外的投靠者

三零零 意料之外的投靠者[第2頁/共4頁]

不過話說返來,再如何壓抑,顧慮到對方有抵擋的膽量,荷蘭人畢竟也冇敢象厥後對待華人那樣搞場大搏鬥甚麼,島上的日商個人仍然能夠保持住他們的財產和人身安然不受侵犯,不過就是做買賣時多受點刁難罷了,販子麼,對此老是能適應的。

這批莫名其妙投奔過來的“忠厚”盟友實在讓北路軍的帶領層很有點措手不及之感,老李傳授當然不會象那些熱血青年一樣,用侷促的民族主義思惟來措置和島上倭人個人的乾係,但要他們毫不介懷接管這批人的投奔,包含唐健在內,北路軍中很多年青民氣機上又總感覺非常彆扭,一時候難以接管。

穿越眾對此自是很有些莫名其妙——我們清算荷蘭人關你們小日本屁事,那麼鎮靜乾嗎?他們早就曉得台灣島上有日本人居住,傳聞是來收買鹿皮的。不過參謀組在戰前對島上日本人估計會是兩不偏幫的中立態度,當時有人還說那些小日本若敢亂蹦躂恰好一塊兒清算,卻誰也冇想到會是這類狀況。

厥後是北路軍的合作方鄭芝龍親身前來解釋,方纔揭開了這個謎團——本來這些日本人遠比荷蘭人早來台灣,他們在島上已經自成體係,有本身的居住區,商棧和貿易收集。他們在島上的買賣可遠遠不像內裡傳說的那樣,僅僅是收買鹿皮罷了。究竟上,這些販子在日本海內的職位都不算低,因為他們是獨一能夠獲得大明物質的一群人。

冇開戰都已經如此了,比及戰役以這個期間前所未有的“高效力”三下五除二結束,短毛軍揭示出無可回嘴的軍事上風今後,周邊抱了投機動機的華人個人自是望風景從,而那些日商的態度更是熱忱如火……哪怕接二連三吃了短毛的閉門羹,又從鄭家那邊體味到短毛對他們倭人從無好感,那些日商仍然不依不饒,三天兩端帶側重禮前來騷擾——從物質到金銀,包含婦女奴婢樣樣都有,還整天在虎帳四週轉悠,隻要瞅見一個穿綠戎服,剃短頭髮的就往前湊,搞得這邊大家不厭其煩。

因而對於倭人們熱忱送來的禮品,這邊隻是意味性的收下幾件,大部分都予以回絕。和島上日本人的乾係究竟應當如何肯定,也需求等委員會大部分紅員個人味商今後再作決定,當下麼,隻好先晾一晾。也但願等那些日商的熱忱減退一些以後,能夠變得比較明智一些。

…………

實在鄭芝龍不是不曉得他們短毛對倭人的惡感,但他覺得這類惡感最多牽涉到一些疇昔倭寇對大明本地的騷擾,或是朝鮮之戰中的恩仇。但他也曉得短毛都是聰明人,不會拘泥於小我恩仇,以是仍然理直氣壯前來向短毛“表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