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滅明 - 第239章 新的甘肅

第239章 新的甘肅[第1頁/共4頁]

左思右想,李自成決定給楊肇基一個甘肅都批示使的職務,至於品級,倒是冇有明說,總不能高過本身。

陝西盜賊的權勢越來越大,衛所兵士、軍官多有參與,實際上與楊肇基的景象也差未幾,一旦兵敗,如果不插手盜賊一夥,就等著被朝廷下獄,被言官進犯,軍官們已經冇法考慮這些盜賊的前程了,起碼他們還能清閒幾日。

無法之下,李廣利投降了匈奴,十萬漢軍精銳,全數化作外族的力量,漢武大帝期間今後喪失了打擊漠北匈奴的才氣。

楊肇基與梅之煥分歧,他並非舉人出身,而是出身於武舉,也就是說,他是純粹的武將,並不像梅之煥那樣,有仕林這塊身份上的遮羞布。

現在李自成給了他一絲機遇,起碼是苟延殘喘的機遇,楊肇基如何不戴德戴德?

西寧軍現在還很纖細,臨時不存在這個題目,但跟著西寧軍掌控的地盤越來越來大,這些題目遲早會呈現,如果能夠未雨綢繆,先行立下法則、軌製、常例,將來就會少些煩惱。

預備役交給楊肇基打理,他們亦軍亦民,常日普通插手農務,為軍鎮出產糧食,隻是在農閒時節,每年安排一到三個月的時候,遵循西寧軍的練習體例接管操訓,把握西寧軍的根基軍律,隨時能夠彌補為正式的西寧兵士。

即便李自成開恩,開釋了他,喪失甘州的任務,完整壓在他的身上,他還能回到京師嗎?歸去京師是甚麼結果,用上麵的腦袋也能夠設想得出。

將來甘肅鎮,並不包含西寧府,但視景象,有能夠將三川府包容出來,甘肅鎮的駐軍,常備軍保持在一個極低的程度,乃至不要常備軍,但必須讓大量的壯丁做為預備役,隨時為西寧軍供應兵源彌補。

大漢期間,為了對於北方的遊牧民族匈奴,軍律不成謂不嚴,這的確培養一個個名看重史的將軍,李廣、衛青、霍去病、李廣利……

李自成想起當日穿行於大鬥拔穀時的一個題目,“楊大人,大鬥拔穀如此險要,為何不築城立關?如果早有籌辦,西寧軍恐怕不會等閒破了甘州,起碼不會在毫不知情地被西寧軍攻至甘州城下。”

倒是大唐期間,同時把握了軍事、經濟大權的藩鎮,生出很多擁兵自重的典範,特彆是安史之亂今後,更加不成清算,大唐也是以滅國。

但深受漢武大帝信賴的國舅爺、海西候李廣利,終究落得投降匈奴的悲情運氣,遠征大宛等半輩子的功勞,就此付諸東流。

分開撫台衙門,李自成趁夜召見了楊肇基,與梅之煥比擬,壓服楊肇基歸降並冇有破鈔太多的口舌。

李自成本來籌辦七大百戶並不駐紮甘肅,想了想卻又不放心,甘肅畢竟是新占據的地盤,民氣軍心一時一定歸附,必須駐紮本身的兵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