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第1頁/共1頁]
直到1942年4月11日,由日本水兵中佐遠藤信夫批示的伊-30潛艇從日本水兵基地吳港解纜,搭載著3300磅雲母、1542磅蟲漆,以及九一式航空魚雷的圖紙和一架E14YI水上飛機等物質,經新加坡、馬達加斯加,繞過好望角,於8月5日勝利到達法國洛裡昂港,成為在“柳”運送中第一艘達到歐洲的日本潛艇。
以上是我查到的一些質料,而書中的時候是1940年9月,以是我以為任務設定還是能夠建立的,當然,如果大師能夠查到彆的分歧的質料,我們能夠接著會商,以便今後點竄。
彆的說一下,我之後果為停了好些天,很多批評都冇有來得及看,有很多書友說在二戰期間,德國事用潛艇運送各種技術質料給日本的,此次任務的設定有題目,我來解釋一下。
不說廢話了,在這裡再次但願大師保重本身,順利挺過疫情期間,信賴國度,勝利很快就會到臨,加油!!!
二戰初期,日本和德國的交換很大程度上是借道蘇聯完成的,本日本方麵經滿洲國通過西伯利亞大鐵路到莫斯科,然後經過莫斯科達到歐洲的德國占據區,當然,這條線路,厥後被蘇聯方麵堵截了。
終究寫完了香港行動,此次寫的太慢了,讓大師久等了,隻是今後也要階段性的寫了,攢夠了一起發,比較佛性了,哈哈,大師都有個心機籌辦。
至於利用潛艇是二戰前期的事情,跟著德日水兵水麵有生力量的喪失殆儘,這一任務厥後不得不倚重潛艇來完成,這項事情被日本諜報部分稱為“柳”事情。
日本方麵也曾經嘗試利用長途飛機運載交際信使,但飛出不久,便消逝在蘇門答臘外海,斥地空中通道的儘力以失利告終。
為此,他們遭到德國水兵高層的熱烈歡迎,水兵總司令雷德爾元帥、潛艇軍隊司令鄧尼茨大將、日本駐德國水兵武官橫井忠雄大佐等都到洛裡昂來驅逐伊-30的達到,艇長遠藤信夫中佐還被希特勒授予鐵十字勳章。
如許,日本與德國之間的交通線路,才轉向了通過遠洋客輪運輸,這就有了這一次任務的設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