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2【拖死日本纔是正途】[第2頁/共3頁]
提及詩歌,周赫煊倒是想起林徽因十年後那首《九一八閒走》:“但我不信熱血不仍在沸騰,思惟不仍鋪在街上多少層,甘心讓來往車馬狠命的軋壓,待從空中著花,另來一種完整。”
周赫煊語氣中帶著諷刺:“適之說要靠交際處理,那不過是苟延殘喘,等著慢性滅亡。”
蔣廷黻也說:“隻要日本關東軍打來,以東北軍之前的表示,恐怕華北也會很快淪亡。”
另有林徽因的《除夕看花》:“月色已凍住,指著各處山頭,河水更混亂……抖戰著千萬人的憂患,每個心頭上牽掛。”
在梁家的客堂中,幾近統統人都對周赫煊那番話,感到極度的不成思議。
賞花還是是賞花,但林徽因賞花後的表情卻已無關風月,而是變成對江山破裂的感慨,對群眾流浪失所的哀痛。
日本1937年開端全麵侵華,僅半年時候,軍費開支就占日本整年財務支出的三分之二。
這兩人鬨著要兵戈,其彆人卻表示擔憂,乃至驚駭中國幾個月就被日本占據。
到1941年,日本當局把統統錢都扔進戰役相乾活動(包含兵工出產和采辦資本),並對百姓提出特彆強迫要求:製止相互送禮,製止停止宴會,製止打扮豪華,製止浪費華侈,倡導百姓把錢全數存進銀行。日本淺顯百姓隻能靠薯類雜糧儲存,天下遍及營養不良。
林徽因都因抗戰而變得心憂天下,周赫煊非常等候,活下來的徐誌摩會在抗戰中寫甚麼詩。
到1939年,日本經濟開端全麵下滑,在中國的打劫底子冇法彌補耗損,軍費開支占到百姓出產總值的28%。
沙龍的話題轉到文學上,周赫煊談興不高,勉勉強強擁戴幾句,倒是徐誌摩和林徽因聊得努力。
到1945年就更狠,日本軍費支出超越800億日元,是百姓出產總值的1倍不足。
可惜這類姿勢持續不了多久,等發明日本人偶然侵犯上海後,老蔣就敏捷萎下來,反而藉著此次“抗日”收攬更多的權力。
周赫煊苦笑:“中國會死很多人,百姓經濟一樣會崩潰,但必將博得終究勝利,並且奪回東北和台灣國土。”
“那還能如何辦?”胡適非常不信賴當局、軍閥和中國兵士。
至中國抗戰勝利前夕,日本老百姓連雜糧都吃不起,所謂的中產階層都遍及捱餓了。而疆場上的日本兵也很慘,之前他們穿的是皮靴,食品中有各種肉類罐頭,厥後隻能穿膠靴,常常餓著肚子兵戈。
張奚若也擁戴道:“這話說得好,中國就缺一場國戰!”
丁文江皺眉道:“周先生,你可知如果日本全麵侵華,以中國現在的環境底子冇法抵擋。”
這下老蔣都坐不住了,覺得日軍真要攻打上海,趕緊從故鄉趕回南京就任,並儘力支撐十九路軍在上海抗戰――上海是老蔣的按照地之一,丟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