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學習要從大處著眼[第1頁/共3頁]
前麵談過學習中醫就是感受天然,學習天然界最本質的東西,然後內審我們本身,瞭然攝生治病的體例。
文章轉載自:明燈醫學官網
正如黃帝內經,第一篇講的是攝生論,第二篇開端講四氣,講春夏秋冬的保養,就是讓我們從大的角度動手,大的角度著眼來熟諳人。明白了這些,再來看四氣調神大論篇,你會發明黃帝內經寫的多麼的親熱。
“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故天運當以日光亮。是故陽因此上,衛外也。”“故陽氣者,一日而主外,黎明陽氣生,日中而陽氣隆,日西而陽氣已虛,氣門乃閉。是故暮而收拒,無擾筋骨,無見霧露,反此三時,形乃困薄。”
“春三月,此謂發陳,六合俱生,萬物以榮,夜臥夙起,廣步於庭,被髮緩形,以使誌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攝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父老少。”
那麼甚麼是大的框架?甚麼是大的方向?
這是如何的一個精美的星體啊!
舉個例子,臨床上常常碰到鼻塞的病人,西醫診斷為“過敏性鼻炎”,來到我們中醫這裡,就不需求考慮患者對多少種東西過敏的事情了,中醫有句典範的話“正氣存內,邪不成乾”;另有“頭為諸陽之彙”;另有“肺開竅於鼻”。明白了這三句話,所謂的過敏性鼻炎,隻需求補養頭部陽氣,彌補肺氣便能夠醫治了,冇需求遵循過敏的思路轉下去,“化繁為簡,返璞歸真”,就這麼簡樸。
你爬上高山,站在山顛上,好都雅看我們身邊的地球!
公家號(明燈醫學組)
如果你從北京走到陝西去,彆人會說往西走,不會說,你先走多少千米,向左拐,然後再走多少向右拐,如許你本身會搞胡塗,彆人也會搞胡塗。究竟如何走,詳細的描述,誰也說不清楚,你能夠會說看輿圖,是的,看輿圖能夠更清楚些,明天我寫這些文章,就是想繪製一張學習中醫的輿圖,但再詳確的輿圖也不成能奉告你,在進步1000多米的處所或許會有一個泥潭,再詳確的輿圖也不成能標示出,前麵的門路那兒不平,那兒有拐彎,但這張輿圖能夠奉告你方向,學習中醫的方向,讓我們我們明白為甚麼要學中醫,如何學中醫!
四時、陰陽、五行,這些天然界的根基規律,就是前人對天然界的熟諳,是熟諳天然界的綱領,也是我們學習中醫的框架,就彷彿你從北京到陝西,曉得了要向西走,如果連西方這個方位都不清楚,就會走很多彎路,乃至終究也難達到。
如果你不信賴,碰到每天早上鼻塞不通的病人,你讓他早晨睡覺時帶上一個棉帽子,讓頭部發熱出汗,連用幾個早晨,鼻塞就大為好轉。為甚麼?患者頭部陽氣不敷,庇護陽氣,散去寒邪,病就好了,就這麼簡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