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最後的波折[第1頁/共4頁]
王得仁留下的兵馬被改編為“忠武旅”暫由邢夫人統領,而金聲桓舊部則改編為定武、勇武兩旅交由天孫藩統領。
現在他們要做的事情並不是克服大西軍,而是一向拖下去比及承天天子與他的雄師趕來援助,有了這支生力軍的插手情勢就完整不一樣了。
但是大順軍這一年來屢戰屢敗,從打進北京的永昌皇朝重新淪落到冇有安身之地的流賊讓這些忠貞營老將印象非常深切。
固然金聲桓、王得仁的軍隊都不算精銳之師,但是越明軍收編了金聲桓、王得仁所部以後陣容大震,本來阿濟格還想等越明軍大肆西進的時候來個側擊,但是現在他完整撤銷瞭如許的動機,把全數但願都依托到張獻忠身上。
而把握十幾萬野戰雄師的阿濟格在朝廷眼中就成了一塊肥肉,固然先期已經調走了近萬名精銳,但是現在朝廷又來了一道新號令,要求阿濟格再調三萬雄師參與南征,並且指名要調走阿濟格最精銳的幾個野戰兵團。
阿濟格長歎了一口氣才說道:“大西賊固然隻是流賊,但是張獻忠的四個義子還是很不錯的,我傳聞他們在夷陵四周大破了荊州賊!”
但是吳三桂較著要比阿濟格沉著一些:“我們如果籌辦再入湖廣,那麼我們這十幾萬雄師不能散,但是現在攝政王要調大兵南征,我們該當如何措置?”
李香君倒是慎重其事地說道:“夫君此次特地把定武、勇武兩旅交給王伯伯,就是但願王伯伯能用好這支兵馬,隻要這支兵馬不出題目,夫君此次西征便能夠安枕無憂了。”
但是高皇後已經收到了劉永錫的親筆手劄:“厚澤侯有點過於悲觀了,陛下在信裡奉告我,南昌新定,他要在南昌稍稍多留三五日進積德後,以是暫由邢勝平將軍統領前軍趕來馳援,但是大師存候心,陛下的雄師已經在路上了!”
而阿濟格對於攝政王多爾袞的號令也是一肚子委曲:“多鐸與豪格兩個飯桶在江南被金華賊打得全軍儘冇,但是現在還是我大清國的親王,此次南征還是他們兩個敗軍之將持續擔負大任!”
固然他們與承天天子劉永錫冇見過麵,但是他們曉得劉永錫向來言出如山,既然劉永錫說會儘力援助忠貞營,那麼隻要忠貞營能守住荊州府,那麼大師都是真正的建國功臣。
現在阿濟格能夠說是把握著大清國最強大的一個野戰兵團,當初阿濟格度過黃河擊破陝北的李過、高一功個人的時候就有八萬之眾,而在一係列龐大勝利後收降了左良玉與李自成的大量殘部,頂峰時總兵力不下二三十萬。
對於阿濟格來講,這是比來幾個月獨一的好動靜,固然不曉得荊州賊與金華賊在夷陵四周的一係列戰役耗損多大,但是兩邊都起碼喪失了幾千人,並且荊州賊較著處於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