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 褒功不易[第1頁/共4頁]
“烈兒,此番折返石島好生涵養,亞麗有身待產,多陪陪他。此時,我趙家須得謹慎謹慎了。”趙海明言道。
“但願如王先生所言。”趙海明長歎一聲。
“唉,王先生過譽了,此番交戰烈兒鋒芒過分,我恐是禍非福啊。”趙海明搖了點頭,苦笑道。
隻是天子對於趙烈的不悅讓內閣隻能將封賞一降再降,誰想崇禎帝還是留中不發,擺瞭然就是不想讓趙烈職掌戰兵。
趙海明擔憂的不是當下,不管如何趙家作為勤王的功臣天子隻能嘉獎表忠,隻不過,蓄養仆人而又戰力剽悍,這會讓天子心中疑懼,前麵熟怕有更多的手腕。
崇禎帝拿起張可大奏摺細細旁觀,張可大在奏陳中先是請戰,所言各路救兵正在東路苦戰,登萊軍數千精兵願為君上分憂,自請前去助戰。
崇禎三年四月初,告彆了不竭挽留的李恒、安永德,趙烈率領殘剩的三千餘破虜軍將士踏上歸程。
“父親此來是為了策應總鎮大人。”趙烈問道。
有的大臣主張理應重賞,破格擢拔為參將為上,以此表白為國殺敵朝廷不吝犒賞,有的則是攻訐雖立下殊攻,但其蓄養數千仆人,野心勃勃,毫不能讓他職掌戰兵,防其乘勢做大。
當然,趙家自有後路在外洋,趙海明也是心下安穩很多。
現在呢,朝廷倒是步步讓步,可謂天壤之彆。
入京趙烈不想去,彆被朝中的大臣們一拍腦袋派往東部火線,現在大明已經把各地的援兵都調往東部四城圍獵阿敏去了,此時苦戰正酣,破虜軍如果進京也是當炮灰的命。
想當年太祖殺藍玉,誅功臣,就連有大明武聖之稱的戚繼光也被天子文臣顧忌而離職,鬱鬱而終。
內閣成基命最後合議升賞趙烈登萊鎮守參將之職,崇禎將成基命的摺子留中不發,表白了本身不悅的態度。
“大伴,明日傳內閣成閣老、周延儒、溫體仁,兵部梁成棟比及乾清宮合議登萊事件。”崇禎深感登萊事件的毒手,須得同各位閣老重臣構和。
崇禎終究對勁的在張可大的摺子上謄寫了準,這就對了嘛,能夠讓其升職擔負三品武將,但是介於蓄養大量私兵的劣跡決不能讓其介入戰兵,同時讓王承恩明日轉送內閣。
“公子不必多禮。”王哲恭敬行禮,今時分歧昔日,當年的頑童現在已是為國交戰大敗建奴的功勞了。
雖說京畿情勢略略安寧,不過大明就像是四周漏水的大船。各省各府垂危的摺子不竭。
“萬歲本日已批閱整日的奏摺,還請萬歲保重龍體,安息為上。”王承恩安慰道。
“見過王先生。”趙烈拱手見禮。
接著幾日前,內閣合議命趙烈為登萊鎮遊擊,職掌文登營戰兵,實在斬獲近千真奴首級以及大金王族這份軍功升任一個遊擊將軍,掌管一個千人的戰虎帳已經是薄待功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