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 討價還價[第1頁/共5頁]
在內裡盤桓了一陣子以後,劉良臣又腆著臉返來了。
固然內心早已把李吳山的祖宗十八代都罵翻了,還是做出很有耐煩的模樣,不卑不亢的說道:
“行了,行了,東西我收下了。”李吳山很隨便的擺了擺手:“你歸去奉告劉良佐,就說我接管他的歸降……”
“前提?”李吳山做出一個很較著的皺眉行動,用非常不快的語氣說道:“投降就是投降,如何還要講前提?”
固然範圍還是,但戰役力卻下滑的非常嚴峻,要不然也不會被史德威的一支偏師打的隻要抵擋之功卻毫無還手之力了。
現現在這局麵,清廷的頹勢已經閃現無遺,隻要不是瞎子,都能看得出來。
甚麼叫做唯大帥馬首是瞻?
這個李吳山,真是傲慢的能夠,竟然要我們無前提投降!
遵循大明朝的體製,並不說品階高便能夠了,而是要看實際具有的權力。比如說內閣成員不過是個五品的職務,基秘聞當於一個知州。但知州和內閣之間,相差何止十萬八千裡?
“這纔是真正的態度嘛,認清了這一點,今後也就好說了。”
彆人都投降了,搖身一變就重新附軍變成了“大明王師”你劉良佐卻要做清廷的孝子賢孫,要鐵了心的漢奸,真到了阿誰時候,大師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對劉良佐群起而攻之,剛好能夠用來證明本身對大明朝的“虔誠之心”。
在局勢已去的環境下,和大旗軍死拚到底,這個選項絕對不在劉良佐的挑選範圍以內。
無前提投降,那就等因而把本身的存亡完整交給了李吳山,絕對冇有這類能夠。
作為軍法,劉良佐向來就冇有籌算斷念塌地的儘忠於大清,更不成能為風雨飄搖的清廷殉葬。從大旗軍攻破高郵寶應一線開端,淮揚的局麵就已冇法挽回,關於這一點,劉良佐已經看的非常清楚了。
“李帥,關於兩軍事件,臨來的時候家兄有過交代,另有幾個克己的小小前提,想必李帥必然不會反對……”
劉良佐確確實在有兩萬人馬,乃至有能夠更多。但那是之前……
第三百六十七章 還價還價
你劉良佐能夠和李吳山死戰到底,彆人一定有如許的決計和勇氣。既然你劉良佐都不想給洪承疇殉葬了,憑甚麼要彆人給洪承疇墊棺材底?
“這個前提麼……實在已經很不錯了,起碼能保住你們的性命,你們竟然還想苛求更多,真是貪婪不敷……”李吳山神采陰沉的說道:“既然你又返來,申明還是有點誠意的,我也不好把事情做的太絕。你們想要更好的前提,也不是不成以,但卻需求你們去爭奪……”
少量的精銳作為主力,五花八門亂七八糟的軍隊作為彌補,看起來彷彿兵力薄弱,實在真正能打的僅僅隻是很少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