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三章 尋求支援[第1頁/共5頁]
“是,”沈周子行了一禮,很乾脆的說道:“方纔接到從江南傳過來的動靜,萬歲已頒聖旨,打消了理務處,朝廷奏章直接上呈太後……”
這句話是甚麼意義還用說嗎?
“青泥河一役,忠勇公率忠勇之民陣斬偽酋皇太極,天下震驚四海鼓勵,一場出色大戲唱的合座喝采……”長平公主笑道:“忠勇公之能,就在這條青泥河上展露無遺了……”
讓十五歲的興武小天子去北京方丈禮祭活動,完整合情公道。
經曆了複隆朝和永王期間,十幾年的磨礪之下,和當年阿誰怯懦怯懦隻會操縱崇禎天子名義的公主比起來,現在的她已經成為一名合格的政治家,手腕純熟做事沉穩,還具有相稱超前的目光和深謀遠慮,早已不是當年的吳下阿蒙了。
“想當年,大旗軍建軍之時,殿下還隻是個少不更事之人,現現在卻執掌江南朝局,愈發純熟沉穩,真讓我刮目相看……”
但翁太後卻不成能同意。
她之以是情願分開江南的權力中間,代表天子來到北方主持禮祭活動,實在就是為了尋求李吳山的支撐。
聽了這句話,李吳山當即就笑了。
李吳山正要開口,沈周子卻走了過來,一副欲言又止的神態,彷彿有甚麼首要的事情想對長平公主提及,卻又不肯意直接開口。
“固然味道不如何樣,但卻最能彌補體力,既能充饑又能解渴。”李吳山笑道:“這此中的奶磚來自塞北,粗糖來自桂地,堆積南北之物為我軍將士所用。就這麼一壺不如何好喝的東西,運送到了大食國以後,其代價也會翻上好幾倍……”
“太後,這大祭之事非同小可,我意由萬歲親身去往北京禮祭……”
“想當年,大旗軍不過戔戔千數戰兵,卻負擔起了答覆大明之但願,現在光複國土開疆拓土,追思往西怎不讓人神馳?”
崇禎天子和周皇後的忌辰並不是同一天,但卻相差無幾,之前都是采取了“帝後同祭”的體例,而不是分開祭奠,這本來就是相沿了多年的“老章程”,底子就不消專門提起。
這座小小的土台子,就是大旗軍的泉源,是統統豐功偉績的開端。
禮祭從三月十八日開端,正式的活動用了三天的時候,一向到了三月二十纔算根基結束。
對於長平公主而言,這個動靜的確就是災害性的,但她卻一點都不焦急,而是麵帶淺笑的說道:“如何樣?剛纔我說甚麼來著?我前腳方纔分開,身後就出事了。這朝廷裡的事情啊……畢竟比不得李侍講,老是有人扯後腿……”
對於全部大旗軍體係而言,崇禎天子的首要意義非論如何描述都不算過分,以是李吳山老是會在每年的這個時候停止昌大的祭奠活動,其主動性乃至超越了江南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