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 河內浦[第1頁/共3頁]
三個日本軍人看到船上都是大明人氏,非常歡暢,和鄭開達聊了幾句,分外熱忱。
李植把總管送走,就和那些圍上來的商賈詢價。那些商賈很多都是中國人,聽得懂李植的話。即便是日本販子,有翻譯在也能交換。
李植又問了生絲的代價,那些商賈都報二百兩,最多二百一十兩的代價。看來生絲貿易合作太狠惡,已經冇有甚麼利潤了。如果李植的船全運生絲來日本,一船隻要二萬兩銀子的利潤。
玻璃鏡子、透明玻璃器皿之類的豪侈品李植也問了問,發明代價和在大明也差未幾,並且隻能漸漸賣,銷路有限。李植想了想感覺也該如此。這些豪侈品不占處所,如果價差很大需求很暢旺,其他海商早就販到日本來了。
小舟開到新星號邊上,新星號放下了軟梯,讓軍人和翻譯爬了上來。
各色人種行走其間,有唐衣唐冠中國人,剃髮留鬢的日本人,另有金髮碧眼的荷蘭人。此中最多的就是中國人,起碼有一半人都是中國人。李植下了船,帶世人走在集市裡,不竭地聽到有人講大明官話。
這個代價倒是讓李植有些欣喜。這李家精布在天津和都城隻賣一兩銀子,販到日本來的話有三錢銀子的價差。
李植又把李家精布給這些商賈們看,這些商賈們細心摸了摸,看了看,最後給出了一兩三錢的代價。
看來番筧即便是在倭國,也是脫銷品。這麼算下來,一箱番筧運到日本來賣,比在海內出售足足多一百兩的利潤。一箱番筧有一噸多重,新星號全裝番筧能裝三百多箱。如果今後李植的船全裝番筧來日本,一趟有三萬多兩的利潤。
鬆浦鎮信愣了愣,問道:“每個月麼?季風分歧船如何開?”
來人便是平戶藩藩主,他從舷梯上諳練地走上了船,帶著兩個侍衛往李植地點的尾樓走去。
李植開門見山地說道:“我找你的目標,是要在平戶設立一個商館,你有冇有合適的場合賣給我?”
新星號還未入港,就有兩條小舟從港口開出來。小舟上除了船伕海員,還站著三個日本軍人,兩個日本翻譯。
船埠的岸上堆著多量的貨色。各個商館的伴計們忙著清算運輸,呼喊聲此起彼伏,忙得熱火朝天。
進了到了平戶藩的港口河內浦,世人看到一個非常繁華的貿易都會。
李植在集市裡轉了一圈,再回到船埠,發明已經有十幾其中、日販子圍在本身的船邊。看到李植前呼後擁地走過來,那些販子都曉得這是船長返來了,紛繁擠上來拉攏買賣,要李植把貨色賣給他們。
李植先問番筧的銷路,他問了一圈,發明這些商賈都曉得番筧的用處,看來之前就有人把番筧賣到平戶來。李植嘗試和那些販子還價還價,最後用三十五文一塊的代價賣了兩箱番筧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