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米尼式步槍[第1頁/共3頁]
聽到李植的話,五個鐵匠更是一臉的詫異,王老邁說道:“大人,不消火繩的鳥銃我聽人說過,但能打三百步外的目標的步槍,我就聞所未聞了!大人是不是搞錯了!”
李植查抄了一遍匠戶們的新家,這才從袖子裡拿出燧發槍機和手工膛線拉床的設想圖紙。五個鐵匠看了李植的圖紙,揣摩了一陣便想通了燧發槍的構造,頓時驚為天人,看向李植的目光都多了幾分尊敬。
王老邁愣了愣,不曉得李植為甚麼俄然問這個題目,呐呐說道:“不瞞管隊大人,我們五人的日子過得非常貧寒。為官家打造兵器,官家剝削買質料的錢不說,拖欠了幾年的人為到現在冇有發下來。現在兵荒馬亂百業冷落,在內裡接鐵匠活計又接不到幾單。每天垂手閒坐,贍養本身都難。”
付了銀子,匠戶就是自在的,能夠肆意雇傭。比如李植便能夠隨便雇傭天津衛城裡的匠戶。李植之前做飛梭雇傭的鐵匠,也有好幾個就是匠戶。
聽了李植的警告,五個工匠縮了縮脖子,卻有些欣喜地答道:“大人給這麼高的月錢,便是刀山火海我們也去了,說甚麼也不會保密的。”
感激書友160903144413271的打賞。
——————————————————
頓了頓,王老邁又說道:“不過這年初長官剝削質料,這槍管用料不敷,在四倍火藥的查驗下必定有裂紋。但冇體例,質料不敷!便是分歧格的鳥銃,也交上去了。這一步關頭的查驗這些年都冇人做了。”
李植找到的這五個匠戶都是住坐匠,每月上交坐匠銀,在衛城裡打鐵為生。至於為官家打造兵器的活計,他們偶爾也乾,但向來冇從官爺的手上拿到過銀子。此時聞聲範家莊的百戶讓他們做鳥銃,五人覺得又是冇錢拿的買賣,都不甘心。李植體味了環境後,給了五人每人五兩銀子質料錢和人為,把五人樂得一愣一愣的,這纔不再言語,開端製造鳥銃。
明朝匠戶是世襲身份,附屬於工部﹐分輪班匠﹑住坐匠二類。明初規定﹕輪班匠須一年或五年一班輪番到官手事情坊退役﹐每班均勻三個月。住坐匠則是每月到官方手事情坊中退役十天。但是到了明末,匠戶軌製土崩崩潰,匠戶隻需求交納銀錢便能夠免於退役。每名輪班匠每年納”班匠銀”四錢五分,住坐匠則須月出銀一錢。
李植點了點頭,說道:“你們是有技術的人,今後給我做事情,每個月我給三兩月錢給你們。彆的我每天供應一日三餐,頓頓有肉葷。如何樣?”
明末的官員敗北已經到了無藥可救的程度。如許的環境下出產出來的兵器其質量可想而知,也不怪大明朝的軍隊碰到韃子一觸即潰。
李植笑道:“不是我搞錯了,是你們冇見地!我這裡有這類步槍的圖紙,你們隻要按我的圖紙製造,就能造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