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六章:連搶帶賺[第1頁/共3頁]
接到這個強加於廣北國的貿易和談,廣北國大臣的手都在顫抖,不是因為悲忿加屈辱使得他如此,而是內心的衝動導致他渾身顫栗。
銅的本錢降落了靠近一半,今後“紅旗軍”的戰列艦水線以下部分的鎳白銅板厚度會增加很多,船舶的利用週期和壽命會加大一倍。
大明給了這個代價意味著包辦人能夠獲得三成的淨利潤,意味著幾萬兩雪花銀,在貧困的廣北國,具有如此贏利的買賣富可敵國啊!
黃勇南下之時具有戰船、商船一百艘,現在數量已經翻了倍,隻不過噸位冇有翻翻,隻增加了三四成。
此時還冇到毀滅反賊規複大明交趾佈政使司的時候,黃勇還是采納付銀子采辦大米的形式跟大越國互市。
因為南下貿易的商船都是這幾年製作的新船,都是黃氏出品的老閘船型,排水量都在五百噸以上,排水量八百噸、乃至於一千噸的也有十幾艘。
四錢銀子一石精米?這不是開打趣吧?廣北國朝堂上炸鍋了,大家不成置信。
連搶帶賺,南洋之旅令人身心愉悅,贏利高於七百萬兩白銀,買返來八十七萬石大米,三千萬斤銅錠和兩千萬斤生鐵、一千萬斤鉛以及很多其他礦產品。
畢竟南美的銅礦都是富礦區,開采輕易,差遣仆從粗加工後獲得的銅錠本錢昂貴,賣出礦產品換回絲織品、茶葉、瓷器等等在歐洲脫銷的大明產品贏利豐富。
黃勇效仿兄長黃漢在倭國的做派,寫了和談號令廣北國賣力聯絡的大臣交給國主用印,內容很簡樸,每年以四錢銀子一石采辦廣北國大米。
按照和談能夠買回大米合計一百萬石,每石代價為四錢銀子,銅錠以及其他礦產品都談妥了買賣代價,無一例外都是在港口交貨,大明商隊自提。
黃勇提出的前提鄭家不敢懶惰,船隊也采辦到了四十萬石大米,一樣付定金談妥了來歲的最低買賣量。
海上盜寇橫行,運輸的風險不成控,馬尼拉和費福港的西夷大班能夠當場交貨,用不著接受送貨風險,代價低一些也樂得如此。
讓廣北國軍民喜出望外的是大明很講信譽,驗看過大米後用鬥量,一石大米四錢銀子童叟無欺,當場付出。
今後每年都會完成一次如許的商貿之旅,照顧的商品將要超越二百萬兩白銀,賺回的淨利潤不會低於五百萬兩白銀。
王子阮福瀾繼位成為第四代廣北國主後立即公佈法律增加播種麵積,進步稻子的出產才氣。
厥後冇多久阮福源駕崩,他臨死之前緊緊地抓住兒子的手,叮囑他要跟天朝上國大明友愛相處,爭奪把廣北國的特產大米的貿易做得悠長。
葡萄牙和西班牙人會大量收買來自於南美洲殖民地的銅錠,大明商隊有多少收買多少。
緝獲的船舶隻要十幾艘蓋倫船個頭大一些,有三艘排水量乃至於達到八九百噸,其他型號的商船、戰船排水量遍及在三百噸擺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