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明末之巨宼逆襲 - 第四百八十八章紫禁城

第四百八十八章紫禁城[第1頁/共3頁]

這盧九德是本是揚州人,自幼便入宮做了寺人,因其勤奮無能,又略懂些兵法,很得崇禎看重,令其以內官身份督鳳陽府官兵。崇禎九年流寇殘虐,盧九德奉詔率官兵迎擊,數破賊兵,後因在南京擁立福王有功,被弘光帝朱由崧擢升為司禮監秉筆寺人,提督京營。

你說你跑就跑吧,放把火燒了紫禁城算個甚麼?對你又有甚麼好處?莫非這麼一燒,就能禁止韃子進入紫禁城?

“恰是!”

“就是金鑾殿?”

兩年之前,如果有人說燕京會不攻自破,大興軍能夠不費一兵一卒光複燕京,恐怕底子冇有誰會信賴,但李元利卻早就預感到有這一天。

本來他該當和那些被抓獲的降清漢官一齊斬首示眾,但因其在厥後抓捕趙之龍的時候立了微功,得以將功贖罪免其不死,被關押於南京獄中。

明朝時的寺人,都是稱呼天子為“爺”、“爺爺”或“萬歲爺”,換句話說,就是在皇宮的寺人當中,“爺爺”這個詞代表的不是他們的祖父,而是至高無上的天子陛下。

順治二年清軍南下,揚州失守,朱由崧棄城而逃,趙之龍、錢謙益等開城迎降,盧九德也就順勢降了韃子,但卻不受韃子待見。一向到了永曆元年(一六四六年)底,他又上疏自薦督理蘇杭織造為韃子效犬馬之勞。哪知碰了一鼻子灰,清廷反而下諭旨斥責:“盧九德不當列名疏內,況秉筆寺人本朝無此職銜,著削正嚴飭。”

三元回聲而去,不一會兒就帶了一名中年人上來,此人麵白不必,身著青色儒服,看起來倒是斯斯文文。

自此以後盧九德就熄了這份心機,隱姓埋名躲在南都城內輕易偷生,不料南都城轉眼之間就被大興軍攻破,緊接著他就在前麵的全城大索中被揪了出來。

“將盧九德喚來!”李元利轉頭向身後的三元叮嚀了一句。這紫禁城這麼大,冇有領導可不可。

但他向來冇有想到的是,此時現在,他的內心竟然比常日裡更加安靜,古井無波。

叫“爺”顯得有些密切,這是比較受寵的寺人纔有此殊榮,叫“萬歲爺”吧,李元利又還冇有即位,萬一被挑出弊端,盧九德哪兒能吃罪得起,他現在還是待罪之身呢。

就在此時,先入紫禁城查探的尤烈卻急倉促地趕了過來稟道:“王爺!紫禁城隻要部分宮殿無缺,被焚燬的很多!”

這盧九德不愧是服侍過天子的人,固然現在有些提心吊膽,但提及話來仍然是清楚明白。

策馬進了東華門,再跨過玉河上的望恩橋,紫禁城即將展現在李元利麵前。

李元利一揚眉毛,“劉渾不是說韃子冇有在燕都城放火嗎?”

韃子不是傻子,也不是後代倭國的“神風特攻隊”,要說逃亡,他們還比不過倭寇。在明知不敵的時候,他們如何會死守燕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