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明末之巨宼逆襲 - 第四百七十四章驅虎吞狼

第四百七十四章驅虎吞狼[第1頁/共3頁]

李元利的意義說得很清楚,就是要將虜酋福臨和滿清朝廷高低人等趕到朝鮮半島,然後以此為藉口對朝鮮用兵,將滿清毀滅的同時,再廢掉朝鮮王室,另立傀儡,實施大興軍新政,假以光陰,便能將朝鮮半島重歸中國治下。

崇禎九年(一六三六年),滿清攻占朝鮮全境,朝鮮國王李倧向韃子投降,改向滿清朝廷朝貢,成為韃清的從屬國。從當時候起,朝鮮就不能再算是中國之藩國!

“我軍當中也稀有百名從鄭森軍中投誠過來的倭人軍人,他們全都精通我中國說話,並且敬慕我中華上國之文明。”

軍人和手產業者的社會職位較高,但他們加起來也還不到全部倭國人丁的百分之十,而占了總人丁百分之八十五的農夫,他們隻是大名們的財產,連姓氏都冇有,並且幕府為了便利管束,規定他們不能隨便活動,有些農夫從生下來直到老死,都冇有分開過本身所居住的村落。

張煌言欲言又止,李元利又道:“對倭之事在處理朝鮮題目以後便要動手停止,玄著先生熟諳海上之事,我將此事交與你來賣力,可否?”

“好一招驅虎吞狼!”閻爾梅哈哈大笑,“殿下,臣覺得將韃子趕入朝鮮今後,我軍便可停息追擊,隔岸觀火。說不定韃子便將殿下想做的事情給做了!”

“至於被擄掠去的百姓,則可當場安設!”

張煌言趕緊拱手道:“殿下重托,臣定當儘力以赴!隻是怕才調不敷以勝任。”

“我曾經承諾過他們,隻要忠心為我,今後便可賜賚他們姓名以及中國之戶籍,你若去倭國,可從他們當中抽調部分人隨行,或許會大有助益!”

幕府期間的倭國,是以幕府來統治其下多達數百的“藩國”,諸藩盤據的狀況形成倭人隻要藩國認識而無國度認識,乃至連“倭人”這個觀點都還冇有構成。一向到明治維新以後,倭人纔開端構成國度和民族的認識。

在場這幾人都是熟讀史乘的有才之士,當然曉得朝鮮的來龍去脈。

李元利麵前一亮,對啊,一山不容二虎,韃子既然進了朝鮮,又哪會答應朝鮮政權持續存在?以朝鮮軍隊那點戰役力,就是在潰敗的韃子麵前,恐怕也是不堪一擊。

李元利讚道:“用卿先生公然老道!此計妙不成言!不過另有一點不得不防,如果朝鮮李氏王室曲膝奉迎韃子,到時就算我們有藉口進軍朝鮮,最後也還得向朝鮮王室揮起屠刀,一番算計可就都落空了。”

“王爺,已經記下了!”陳恭尹應了一聲,卻又問道:“王爺,您將鄭森趕入倭國,也是這個意義?”

等韃子將朝鮮禍禍得差未幾了,大興軍再以“烹滅東虜,振救朝鮮黔黎”的姿勢進入朝鮮半島,到時將朝鮮歸入治下,恰是順理成章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