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3頁/共4頁]
從順平到燕京,也就二百五十裡擺佈,皇太極還是分兵兩路,他派濟爾哈朗代替阿敏的鑲藍旗旗主職位,帶領鑲藍旗的人馬為前鋒,一起燒殺劫掠。
盧象升的武功不弱,他連續殺死了十幾名韃子兵,可湧過來的韃子兵,和從城下衝上來的韃子兵是越來越多,迴天有力的他,不由得感喟一聲,將手中寶劍,橫到脖頸之上,血濺五步。
天雄軍確切英勇,彆看在城上扼守了這麼多天,但在盧大人的批示下,冇有一個逃竄的,都是拚著姓命,上前反對。步下交兵,不比頓時,韃子冇有馬,和盧象升的兵士比起來,也差不了很多,你一刀、我一槍,大師都是一條命,死傷比例根基上是一比一。
多爾袞想出了這條戰略,皇太極也想出了這條戰略。活著的人,是不能被一個死人威脅的。再者說,父汗辛辛苦苦打下來的江山,怎能是以敗掉,哪怕父汗地府之下曉得此事,也會認同我的做法吧。
明朝的官員,俄然感覺本身的腰桿特彆硬,頓時構成構和小組,與皇太極派來的使者,展開構和。兩下剛一會麵,皇太極的使者就展暴露倔強的一麵,可他們冇有想到,大明朝的官員更橫,直接表示,你們遼東已經亂了,你們老汗王的屍身都被我們搶了,另有甚麼資格跟我們構和。識相的,從速滾歸去奉告皇太極,從那裡來就回那裡去,這裡不是你們想來就能來的處所。
內閣剛要言辭回絕,不想這就這一刻,有一份奏摺呈了上來,說是薊遼總督熊廷弼送來的。
熊廷弼這些天,也算是倒了黴,不久前剛被監軍寺人告了一樁,說他私行出兵,攻打女真。跟著又被袁崇煥參了一本,說熊廷弼不聽勸止,冒然出兵,且不與監軍籌議,倘此戰落敗,則寧錦防地危矣。
兩邊不歡而散,使者分開燕京,皇太極見大明不承諾他們的要求,心頭火起,當即命令,部下的兵馬持續給我搶。就在燕都城外,給我用力的折騰!
隻過了一天,皇太極的主力兵馬就趕到這裡,他並冇有命令去攻打大興縣,而是擺出一副友愛的架式,調派使臣,前去燕都城。
使者開門見山地答道:“我是奉大金天聰汗之命,前來與大明構和,這是我家大汗的文書,還請交給大明天子。我家大汗的意義是,想仿朝鮮例,成為大明朝的從屬國,年年進貢,歲歲稱臣,兩國友愛,互通貿易。”
現在熊廷弼送來摺子,那必定是事關遼東戰局,閣臣們也想看看,到底是打贏了還是打輸了,如果打贏了的話,奪下盛京,這一下可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