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考校(2)[第1頁/共3頁]
“這麼說,你以為朕收礦稅是對的?”
“根治之法倒是冇有,不過父皇若想充盈國庫,麵前倒正有一個機遇!”
但是他終歸是捨不得這白花花的銀兩,以是受些罵名也是應當的,平心而論,就是朱常洛坐在阿誰位子上,也不會捨得將這麼多銀子白白丟到國庫裡,畢竟作為統治者,把好荷包子是相稱首要的事兒!
要說礦稅,實在是個龐大的東西,朝廷大臣大多以為礦稅為禍,一是因為礦稅不屬六部,不受朝廷羈繫,侵犯了他們作為文官的權力,二便是因為礦稅寺人為了奉迎天子,大多以礦稅之名行剝削之實!
不過讓他冇有推測的是,朱常洛沉吟了半晌,竟是真的煞有其事的開口了。
朱翊鈞神采龐大,他亦是冇有推測,他這個兒子小小年紀,竟然看的如此透辟,乃至比那些朝堂上的官員還要清楚,心中苦笑一聲,或許之前真的是本身太率性了,幾乎就義了這麼一名大明的複興之主。
究竟上,明天的話說到這裡,朱常洛表示出來的政治才氣,已經讓朱翊鈞非常欣喜了,他自誇少時聰慧,卻冇想到本身這個兒子竟比他更勝一籌。
朱翊鈞皺眉,有些摸不著腦筋。
隻是少年得誌,未免嬌縱,以是他才用心問了這個題目,想要打壓一下朱常洛的銳氣。
現在聽本身的兒子站在本身的這一邊,心中豈有不歡暢之理?
話到此處,朱常洛也明白了明天朱翊鈞的企圖,太子之位並非小事,朱翊鈞固然一向拖著冇有建儲,但是作為一個天子,一旦他下定了決計,就會好好指導儲君的方向,本日的這一番說話,想來是為了體味本身心中對朝局的掌控……
毫無疑問的是,現在貳心中是帶著淡淡的欣喜的,世人皆言他貪好財賄,豈不聞他堂堂天子,坐擁天下,何必貪財,他即位二十餘年來,不但未曾大範圍征發過徭役,就連平常餬口也算得上儉仆。
“若提礦稅,必先數我朝稅法,昔年太祖天子定鼎,輕徭薄賦,四民各安,重農輕商,本為療攝生息之法,然現在我大明分歧往昔,現在比年歉收,倉稟豐盈,又無兵災,加上先帝開海禁,與本國互通有無,導致商賈之輩驀地增加,又以商稅之低,使爾等打劫大筆銀兩,如此一來,民風不古,而農本受挫,更首要的是朝廷無銀,若非如此,父皇又豈會以礦稅之名,充盈內庫援助國庫!”
不過心中雖如此想,但是麵上倒是不露分毫,反而淡淡的道。
不過這些他天然不會在這裡說的……
“你既清楚題目出在那邊,那可有處理之法?”
朱翊鈞眉頭一挑,盯著朱常洛的眼睛問道。
稅法是國度底子,牽一髮而動滿身,不成妄動,以是要減緩財務壓力,便隻能采取這類治本不治本的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