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五章:來龍去脈[第1頁/共3頁]
李戴自是不必解釋,吏部乃是六部之首,手握著銓選大權,威勢最盛的吏部尚書乃至能夠和內閣首輔對抗,現在李戴固然不是那麼強勢的人,但是六部之首的天官大人,也足以做他溫純的背景了。
最抱負的人選,天然是首輔王錫爵,垂白叟身為元輔,內閣之首,率群臣,諫君上,更有匡扶太子的大功傍身,在朝野高低,不管是聲望還是實權都是一等一的,如果能夠轉投王錫爵的陣營,溫純的窘境天然迎刃而解。
怪不得方從哲這般感喟,戔戔一場曲解,竟然引發了這麼一場宦海地動,乃至幾乎就義了陸慶的身家性命,實在是讓脾氣樸直的方從哲有些難以接管。
朱常洛亦是一陣唏噓,這類事情在宦海上實在是屢見不鮮了,隻不過現在憑他的力量,還是難以竄改,隻能緩緩圖之了。
不過說到底,現在的狀況,就算是溫純轉投李戴的陣營,恐怕也冇甚麼大的感化,無他,溫純所麵對的題目是現在他聲望大跌,在一乾禦史言官當中說話壓根不頂事,另有就是惹怒了頂頭下屬衷貞吉,將來的日子怕是不如何好過。
以是說溫純實在並冇有挑選,如果他能夠幫沈一貫成為次輔,那麼投桃報李,沈一貫天然會幫他重立聲望。
全部朝廷之上,文官陣營當中比他品階更高的很多,但是真正能夠成為他背景的大佬,不過乎一手之術罷了。
溫純就算是再落魄,也是正三品的左副都禦使,普通環境下,完整能夠自成一股權勢,固然現在迫於情勢,不得不尋求外援,但是也不是甚麼樣的人都有資格做他的背景的。
這統統都順理成章,但是溫純高超就高超在,他不但僅幫了沈一貫,並且還將沈一貫從這件事情摘了出來,在這等嚴峻的時候,都察院出了這麼大的事情,任誰都會思疑,是不是沈一貫在背後拆台。
更何況沈一貫除了內閣大臣以外,另有另一個身份,浙黨的話事人!
“先生,此事和此次朝堂上彈劾本王之事,究竟有何乾聯?”
浙黨作為朝廷上最龐大的黨派之一,最大的特性就是人多勢眾,天然,這些人當中也包含禦史言官,有相稱一部分的禦史,都是出自江浙,溫純投奔了沈一貫,也就相稱於將這部分禦史的力量握在了手中。
“這件事情在朝堂上掀起了不小的風波,陛下甚為大怒,命刑部大理寺共同窺伺,而衷貞吉則是因為身為都察院左都禦史,而需求避嫌!”
“大理寺和刑部調查的成果,事情並非子虛烏有,但是並冇有徐有為彈劾的那麼嚴峻,陸慶的確是和鹽場管事捏造了鹽引,但是那是為了引出江浙的一個大私鹽估客而設下的圈套,不知為何證據卻落到了徐有為的手中,纔有了這場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