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章 忠於大明[第2頁/共4頁]
就算瞞得過皇上,但是這麼大的把柄捏在李景手裡,那今後可就不消做人了。
如許的本領可不是誰都有的,連皇上跟李景要東西都要籌議,王承恩能辦到,王承恩的才氣還用說麼?
固然李景並未起火,但是這幾項人事安排,顯見李景對鹽廠的狀況非常不滿。
劉書言見李景冇有遵循事前的安排停止觀察,神采頓時暴露一絲慌亂,言語間便有些支吾。
王承恩看著李景的眼睛冷靜點了點頭。
對於鹽廠,李景固然傾瀉了極大的精力,但並無時候親身辦理。除了剛擴建的時候,過來指導了一番,厥後便冇偶然候過問鹽廠的事件,其間隻來過兩次,一次是鹽廠開端出產,一次是安設河南的哀鴻來這裡事情。
李景聞聽一愕,看了看王承恩,悄悄點了點頭:“多謝王公公忠告。”
李景搖了點頭道:“這些並不是藉口,實在是本身的啟事。都察督查儘管官員是不是貪墨犯警,卻不會管官員是不是真正為老百姓辦實事兒。要想從底子上處理這個題目,我看還要建立一個專門反應民意的部分,我籌算建立一個民情署,下設分支進駐處所,專門彙總民情,如許才氣及時把握處所的民氣民意,才氣儘早地處理老百姓的困難。”
忠於大明不就是忠於皇上麼?
揣摩彆人的心態,李景的本領可不弱於王承恩。
李景點了點頭:“官員不能跟處所官員有乾係,是以必須異地選官,兩年一輪換,彆的基層的官員我看不需遴派,從本地遴選德高望重的白叟出任,就從那些農夫,工人當中選出一些白叟賣力反應民意,處所官員不得乾預,不然議罪論處。”
李景拔取的這家鹽場的賣力人叫劉書言,年紀有四十來歲,是解州本土的官員,當初張理見他辦事穩妥,便跟李景保舉,讓他擔負一個鹽場的賣力人。
這麼多鹽場,李景天然不能全看,鹽湖多大麵積?如果轉一圈,一天兩天都轉不完,隻能拔取一個。
他連皇上都看不起,何談忠心?但是對於李景忠於大明這一點王承恩卻毫不思疑,李景做的事,每一樁,每一件,無不是為大明著想。
翌日,李景便帶著一眾官員伴隨王承恩來到運城鹽廠。
說實話,他有些不明白李景為甚麼要把皇上和大明分開。
不知為甚麼,王承恩內心非常不肯意李景呈現那樣的環境。
因為工人居住的房屋粗陋至極,誇大一點說,風如果大一點,屋頂都能夠被吹走。
劉書言連連點頭稱是。
“張理,這裡你來看過麼?”李景沉著臉看向張理問道。
張理擦了把汗,倉猝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