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三章 捨生取義[第3頁/共4頁]
心跡無分身之勢,而捐軀赴難,以善天下之道者,雖滅身而無悔。
李景饒有興趣地看著孔胤植道:“哦?你現在認罪了?你怕甚麼呢?是了,你怕這些事情鼓吹出去辱了賢人的門楣,玷辱了衍聖公的名聲。”
後代有一名大賢,對孔賢人這句話曾做過詳細的闡述,這小我便是王陽明先生,王陽明是如何闡述賢人之道的呢?朕試著為大師背一遍這篇文章。”
李景也不辯白,隻是淺笑著看著世人。
我先不說孔家先人背棄大宋,就說孔家的人用賢人的學說為外族占我漢人江山佈道佈道,我不知至聖先師曉得他的後代子孫乾出如許的事情會作何感觸?
頓了頓,朱由檢接道:“孔賢人和陽明先生闡述的乃是仁道,而亞聖闡述的則是義道。孟子雲: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成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孔胤植,這三位先賢聖哲所說的仁義之道你明白甚麼意義麼?”
我這可不是胡說誣捏,那都是有史可查的,並且年代並不長遠。
變故之偶值,固有能夠幸運而圖存者矣,然存非順事則吾生以全,而吾仁以喪,是悖德者之事,而彼有所不為也。
李景笑著躬身說道:“皇上請。”
朱由檢笑了笑,也不令世人起家。
彼之所為者惟以理,欲無並立之機,而致命遂誌,以安天下之貞者,雖至死而靡憾。
這句話是甚麼意義呢?這句話的意義是說誌士仁人,冇有貪恐怕死而侵害仁德,隻要捐軀本身的性命來成全仁德的。
這也難怪,老朱家的天子對文人都冇啥好印象,特彆朱由檢當了這麼些年天子冇少吃這幫人的苦頭,特彆對那些食古不化的文人的討厭,朱由檢比李景能夠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悄悄歎了口氣,李景接道:“可惜你認罪認的太晚了,本來你要早些認罪,我還會給孔家留些顏麵,但是現在這些讀書人要跟我討說法,我要不跟這些讀書人解釋清楚,他們會覺得我是成心欺侮賢人。”
所謂仁人者,以身會天德之全,而心體之光亮,必欲有以貞天下之大節。
繼任的是誰呢,彷彿是孔元用的兄弟孔元措吧?
以用心為生,而以存身為累,其安閒就義以明分義之公者,固仁人之所安,而亦誌士之所決也,視諸迴護隱伏,而覬覦於不死者,又何如哉?
夫所謂誌士者,以身負綱常之重,而誌慮之高潔,每思有以植天下之大鬨。
蒙元占據我漢人江山共九十餘年,而後孔家另有幾位被蒙元封為衍聖公的,我記不住那麼多名字,隻記得有個叫孔湞另有個叫孔治的是吧?
待朱由檢將整篇文章背完,李景忍不住喝采道:“皇大將此文唸誦的正氣慨然,深切體味了陽明先生對當時文人間風日下的慨歎,陽明先生泉下知皇上能理睬他的意義,必然欣喜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