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九章 走私的天堂[第3頁/共4頁]
對於商家來講,不管是朝廷取勝也好,還是鄭芝龍取勝也罷,隻要能速戰持久,對他們的買賣並不會形成太大的影響。
琉球人從大明入口絲綢,瓷器,漆器,藥材等物質轉運到東南亞各國,然後從各國換回胡椒,蘇木,香料,象牙等物質帶到福州發賣,獲得暴利。福州成了各國貿易的中轉站,福州港也一躍成為大明的四大港口之一。(彆的三個是廣州,明州即現在的寧波,和泉州。)
因為海上貿易暢旺發財,這裡會聚了大量的人丁,由此又動員了農業(地瓜最早便是福州販子陳振龍從呂宋引出去的),紡織業(福州紡織工人林洪改進紡織機,能織各種花色的紡織品,福州一時被譽為絲城),和造船業(明朝福州的福船在天下相稱馳名,其遠洋飛行才氣和功課才氣都很強。很多販子,乃至本國人都來福州買船。因為造船業利潤極高,刺激了福州民營建船業敏捷生長,明朝前期,倭寇猖獗,大明不準出海,一些人竟然跑到無人島上辦廠造船)。
本來朱元璋規定泉州作為琉球朝貢的港口,但是因為琉球到福州比泉州更加便利,加上當時琉球的船工很多都是福州人,到了成化年間,朝廷便把市舶司從泉州遷至福州。
不過,現在李景要對福州的商家脫手了。
大明現在國庫空虛,偏向於士紳階層的話,國度就收不到賦稅,收不來賦稅,李景很多事情就做不成,李景當然不肯為了讓士紳階層對勁而放棄本身的抱負。
“大人,我們怎能要大人的錢?”一眾百姓叫道。
是以,李景在分開福州去泉州跟鄭芝龍會晤之前,命人快馬告訴沈記商號和景記商號駐浙江的總管,並告訴大明銀行駐浙江分號的主管顧秉有,命他們敏捷帶人帶錢來福州。
李景擺擺手笑道:“我讓他們給錢,也不是要買你們的東西,權當是我的一片情意。你們的情意我領了,我的情意莫非你們不要?你們如果不收錢,那這些東西我就不要了。”
實際上,李景很清楚,彆看本身定的商稅很高,但是販子仍然無益可圖,最簡樸的體例就是進步物價,把稅費轉嫁到消耗者身上。
但是在販子的眼中,李景的確就是惡魔。
兩邊對峙不要緊,苦的就是這些商家了。海上的貿易通道遲遲冇法翻開,商家們隻無能瞅著貨色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