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及時兌現[第2頁/共3頁]
說白了,鎖廳試就是先上車,後買票,是官二代們鍍金的便利之門。
那晚張孚敬的確說過,要讓劉同壽接他的班,登頂大明朝堂,不過劉同壽瞭解的是。權力達到頂峰,而不是身份!
“韓、孫二人的品德心性確切如你所說,但是,你要曉得,此二人都有家屬親眷,而他們的家屬親眷還能夠再行引申。眼下派係初建,你的聲望權勢又高,天然一諾百應,無有不從,可將來呢?待得你身邊世人水漲船高,派係內部也是魚龍稠濁,你身在局外,又如何包管不流於俗套?”
“教員指的是……”
“不過,這類形式也有其弊端。搞朝爭,鄉黨是利器,但如果要施政竄改,鄉黨就是最大的停滯。”
考進士就是為了當官,已經有了官當的人,又何必多此一舉?關頭在於這些人的官職來路有題目。他們靠父輩恩蔭、或者軍功、或者通過非進士科測驗獲得了官職,跟進士出身的官員比擬,他們的出身不正!
張孚敬點點頭,又搖點頭,最後他收起了戲謬的神采,望著劉同壽的眼睛,很當真的說道:“同壽,你想的確切很遠,目光也很不錯,但是,老夫必須得說,你想錯了。”
既然麵對的目標是特權階層,鎖廳試的難度也是可想而知。普通的會試中,登科比例常常都在幾十,乃至上百比一,但鎖廳試則是令人髮指的十取三!
“如果有那麼一天,你身上的聖眷日漸,而外朝中的紹興士人都已身居高位,你又憑甚麼有信心,還能節製自如?以是,老夫以為,你應當趁著這個機遇,在朝中尋個立品之地,將聖眷直接兌現成實實在在的職位和權力!”
而入閣……那不是開打趣嗎?科舉那關如何能夠過得去?
張孚敬理所當然的答覆道:“是啊,若不能站在文淵閣上,施政竄改又從何提及?”
但是,不管有多好的立意,人治的軌製都架不住無孔不入的官僚們,隻要入了宦海,起首就要貫穿天賦技術,而鑽空子,恰是最好貫穿的一項。
“教員,你那天說的是這個意義?”劉同壽眼睛等得溜圓。
“我大明幅員萬裡,各地風土情麵,皆有分歧。背景吃山,靠水吃水,百姓如此,士人也不例外,以同親乾係為紐帶結黨,施政時定然會有諸多掣肘,難以就事論事的闡揚。比如當年桂子和有鑒於保護運河,糜費龐大,建議停止海運,就遭到了滿朝攻訐。說是滿朝,實際上,提出反對定見的主力,也不過就是那麼些人,為的麼,也不過就是私底下那點算計,老夫也是江南人,又豈能不知?”
甚麼叫鎖廳試?就是宋朝科舉中,針對當官者的特彆測驗。
有鑒於五代以來,武將擅權的弊端,宋朝從一個極度,走向了另一個極度。宋太祖有言道:五代方鎮殘虐,民受其禍。朕令選儒臣做事者百餘,縱皆貪汙亦未及武臣一人也。由此,宋朝建立了比前代更加公允、公道的科舉軌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