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不過是個弄臣而已[第1頁/共5頁]
劉健點點頭,向李東陽問道:“賓之,未知此事與迎聖駕的事情有何乾聯?”
“無妨,無妨,請二位閣老持續說便是。”曾鑒一臉淺笑,混不在乎的模樣。
劉健穩穩的接過信,拆開細看。
“隻是……”戶部尚書韓文遊移著說道:“依張大人信中所述,陛下身邊又多了一個弄臣。之前隻要八虎已經搞出這等局麵,再多一人,豈不是雪上加霜?有這班人在近前,陛下又如何能夠收斂姓子?幾位閣老,眾位大人,我們是不是也拿個章程出來?”
其彆人或是絕望,或是如釋重負,都未幾留,各自倉促拜彆,倒是一向被世人忽視的曾尚書臉上是憂是喜,忽陰忽晴,一副苦衷重重的模樣,隻是也冇人重視於他,終究他也和李東陽一樣,長歎一聲,回身去了。
以是他之前不是不想說話,隻是冇有說話的餘地罷了。而張鼐現在固然是巡撫,不過卻也兼著都禦使之職,以是他這纔開口相詢,一是他為了顯現一下本身的存在,再者,貳內心何嘗不但願這信是直送給他的。
劉健天然不會讓劉大夏去驅逐聖駕,劉或人已經是兵部尚書,如果名譽再漲,難不成要他入閣嗎?這老兒大要愚直,實際上,嗬嗬,能在大明中樞安身的人,又有哪個是省油的燈?劉健心中明鏡,自是不允。
“張巡撫不愧是都察院出身,即便是聖駕在城中,城外又有韃虜殘虐,他仍不忘勸諫幼主之事,如此沉穩周到的心姓,確是棟梁之材啊。”說著,劉健微微一笑,曬然道:
回想起劉大夏等人剛纔的多番搶白,他也不由憤怒,藉機駁斥道:“劉大人乃是中樞之臣,怎能效那販子屠夫之舉?八虎也好,謝宏也罷,不過是幾個小小的弄臣罷了,反掌可滅,何勞劉尚書檯端?”
秦漢期間即有九卿之說,到了隋唐時又設立了六部,到了明朝時,六部九卿已經合為一詞,也就是六部尚書與通政使司長管通政使、大理寺長官大理寺卿、督察院長官左督禦史,這就是明朝政斧平分擔國度各項事情的九位最高長官,合稱為六部九卿加上內閣大學士,這就是明朝最高的權力機構了。
“此人如此不堪,如果在陛下身邊,恐怕又是一個弄臣!八虎尚且未決,這廂又多了一個謝宏……”劉大夏怒道:“張鼐既然在陛下身邊,為何又不勸止?”
閔珪說完,閣內又墮入了沉寂,劉大夏雖有爭功之嫌,但是世人也不但願謝遷獨占功績,畢竟謝遷遇事以後的表示,大師也都看在眼裡,很有些不屑。如果當年於少保也如謝大學士普通,恐怕韃虜就要攻進燕都城了,那裡另有現在的大明朝?
看到這邊的相持局麵,以李東陽的老謀深算,天然也是曉得大家心中所想,內心也是有了腹案,他不慌不忙的開口問道:“希賢兄,張巡撫來的第一封信說的是陛下之事,未知這第二封,也就是言明要托付都察院的這封,上麵所說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