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明朝那些事兒(全集) - 第59章 帝王的煩惱(1)

第59章 帝王的煩惱(1)[第1頁/共5頁]

朱棣的答覆是不可。

但是究竟真是如此嗎?

固然他並冇有上陣打過仗,但毫無疑問的是,他纔是朱棣靖難勝利的第一功臣,從策劃造反到出運營策,他都是最首要的賣力人之一。能夠說,恰是他把朱棣扶上了皇位。但當他勞心勞力地做成了這件天下第一大事以後,他卻回絕了統統的犒賞。永樂二年(1404),朱棣授官給道衍,任命他為資善大夫,太子少師(正二品),並且正式規複他本來的名字——姚廣孝。

自欺欺人也好,自我安撫也好,畢竟皇位纔是最實際的。在措置好繼位的合法性題目後,下一步就是打賞功臣,這但是極其首要的一步。固然向來天子最不肯意看到的就是大業已成後的功臣,但這些人畢竟在天子的大業中投入了大量本錢,持有了股分,到了分紅的時候把他們踢到一邊,是不好結束的。畢竟任何董事局都不成能是董事長一小我說了算。

其二,他號令部屬重新訂正《太祖實錄》,此書已經過建文帝修過一次,但很較著,第一版並分歧適朱棣的要求,他需求一個更加顯赫的出身,因為近似朱元璋那樣赤手起家打天下,開口就是“我本淮右布衣”,擺出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那一套已經行不通了。這個天下上本來就冇有人情願做叫花子的,因而,親生母親被他扔到了腦後,馬皇後成為了他的嫡母,關於這個題目,我們在前麵還會詳細敘說。

究竟上顛末汗青學家幾百年的切磋,到現在,我們也並不曉得這位母親的實在姓名,乃至她的實在身份也存在著爭議。這些謎是報酬形成的。因為有人不但願這位母親透露身份,不承認他有一個叫朱棣的兒子。

完成這些善後事件以後,朱棣終究能夠把精力放在措置國度大事上了,究竟證明,他確切具有一個優良天子的本質,而我們也將把汗青上明君繼位後乾的那些規複活產,勤於政事之類的套話放到他的身上。又是一片歌舞昇平、承平亂世。

這裡也先容一下明朝的封賞軌製,大師在電視中常常看到天子犒賞大臣的鏡頭,動不動就是“賞銀一千兩”,然後一個寺人拿著一個放滿銀兩的盤子走到大臣麵前,大臣謝恩後拿錢回家。大抵過程也是如此,但很多時候,電視劇的導演能夠冇有考慮過一千兩銀子到底有多重,在他們的劇情中,這些大臣們彷彿都應當是在武校練過鐵砂掌的,因為不管如何換算,一千兩銀子都不是等閒用兩隻手捧得起來的。在此也提出建議,此後措置該類情節時,能夠換個台詞,比如“某某,我賞銀一千兩給你,用馬車來拉!”

他不但不要官,也不要錢,在回家探親時,他把朱棣賞賜給他的金銀財寶都送給本身的本家。我們不由要問,他到底為甚麼要如許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