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李家村[第2頁/共4頁]
如果李綺節冇記錯的話,鄭和的七次出海大部分都在永樂年間。朱棣駕崩後,繼任的仁宗以國庫空虛為由,命令停止船隊再下西洋。直到宣宗年間,鄭和最後一次帶領船隊揚帆出海,以後他未能返回故國,不幸病逝在萬裡以外的印度洋古裡國。
特彆是嬸子周氏,因為冇有生養過的原因,加上顧恤兄妹倆幼年喪母,待他們更是千疼萬寵,乃至能夠說是寵嬖。
縣裡的大戶擔憂自家閨女被選中,籌錢打通了官衙裡的皂隸,內監們的船到武昌府時,皂隸就會敲鐘提示,縣裡人家一聽到鐘聲,立即連夜送閨女出城。
長工們聽周氏如此說,便又將裝桂花的竹筐全都一簍簍搬到房裡放好。
一夜無話,次日李子恒趕著牛車回城,此次他走的是山路。臨走前周氏讓他帶幾擔柴米回城,縣裡物價高,一擔乾柴賣六文錢,在鄉間隻要三文錢就能買一大捆。
長工們紛繁向店主娘子伸謝,搬完傢夥事,坐在灰泥院牆下歇腳。
長工們將桂花搬進院裡,堆在地下。
李綺節攙著李大伯跨過大門檻,走進院子,嘴裡道:“大伯,我明天去渡口瞧熱烈,看到我們潭州府那條專門往順天府運送貢品的大官船啦,那船帆一伸開,就像一座山,恁般高大!”
李子恒把李綺節抱下板車:“嬸子,我明天還得回城呢,先去睏覺了。三娘就在家裡住下,中秋阿爺和我再返來接她。”
長工們喝過熱茶,一人抓了一大把果子,和李大伯道聲辛苦,便回自家屋去了。
李綺節深思間,牛車已經拐進岔道,駛入李家村。
三寶寺人,應當就是七下西洋的鄭和?
一時寶鵲端來熱茶和豬耳朵、糖卷果、麻葉片等幾樣果子,與長工們吃。
周氏放下笸籮,抽脫手帕擦了擦手,對李大伯道:“官人,夜裡怕是要落雨,這桂花還是搬到屋裡放著罷。如果淋了雨,收桂花的幾千錢可就打水漂了。”
前人是聞雞起舞,瑤江縣人是聞鐘喪膽,每逢選秀,小娘子半夜出逃,已成為縣裡的常例。
這日傍晚,青瓦白牆外,一陣清脆鈴音由遠及近。
老宅的房屋常常打掃,鋪蓋枕具,鍋碗盤碟,樣樣傢夥事兒都齊備。李綺節和寶珠在老宅住下,每天和大嬸周氏母女幾個一塊兒用飯,閒時就去鄉裡或是鎮上轉轉,轉眼便過了三五日。
李大伯捋捋鬍子,笑道:“我們潭州府的官船看著豪闊,實在不算甚麼。你如果去到應天府和廣州府,看他們船埠泊的那些大船隻,密密麻麻,遮天蔽日,就跟樓宇寶山一樣,有一座山那麼高,船帆張起來的時候,比瑤江縣最大的酒坊還要大,那才叫器宇軒昂咧!當年三寶寺人帶領船隊出使外洋,好多人翻山越嶺趕去看希奇,隻可惜當時候你嬸子偏巧病了,不然我也能跟著商隊去見見世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