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5.南書房裡(加更、求票)[第1頁/共4頁]
張玉書漸漸從袖子裡摸出一份奏章遞了上去:“臣請立即實施火耗歸公、攤丁入畝。”
這話又引發了書房內的一陣顛簸。火耗是甚麼,火耗就是處所官吏變著體例剝削百姓的一種手腕,是他們的生財之道,如果歸公了,那即是就是斷了他們的財路。至於攤丁入畝,傳聞南麵鄭藩境內已經搞了幾年了,結果如何樣不曉得,但鄭軍能在湖廣一線策動打擊,起碼申明這件事不至於出亂子。
“如何都不說話,這大清莫非就是朕一人的?”康熙淡淡的說著,聲音不高但足以讓統統人的臣子們把頭垂得更低一點。“江南丟了,湖廣丟了,川中現在也快完了,大清已經成了破船,你們是不是都想急著往外跳啊!”一聽此言,保和殿大學士王熙以下滿漢群臣紛繁跪倒,口誦不敢,康熙不悅的擺擺手。“跪,跪,跪,一天到晚隻曉得跪,跪能處理事嗎?”
“朕記得一個典故。”康熙冇有讓一乾臣子們爬起來,反而坐在那邊提及來故事。“前明崇禎末年,闖逆已經即將囊括天下,火線的明軍一個個跟崇禎要銀子,冇銀子就不能兵戈不能平叛。崇禎已經把內庫裡最後一點產業都拿出去了,就連宮裡的銅器都費錢撥給火線,但是還是捉襟見肘。”說到這,很多人已經明白康熙要說甚麼了,一個個神采慘白。“因而崇禎不得已調集大臣們,讓他們樂輸,成果上至勳貴、宗親、首輔、尚書下至主事、給事中,常日裡提及忠君愛國來一個比一個高調,但一聽到崇禎要他們借銀子,一個個哭窮。最後崇禎冇借到一分銀子,火線也拿不到銀子,以是闖逆就進了北都城,崇禎不得不本身在煤山吊頸死了。可冇曾想,闖逆悄悄鬆鬆在口口聲聲冇有銀子借的王公大臣家裡搜出幾千萬兩來。”故事說到這,康熙一下子拔高了聲音。“莫非你們也想效仿當初,看著大清亡國嘛!”
“皇上,熊大人的主張雖好,但現在鹽價已經高企。”吏部滿尚書席勒納卻表示了反對定見。“每斤加上十文二十文,老百姓明顯買不起,可隻加一兩文的話,又於事無補。”席勒納說著本身的定見。“與其加鹽價,不如將河南之地發賣。”席勒納曉得河南部分官員趁著鄭軍掠走大量人丁之際,貪墨了相稱數量的好田,既然當官的能貪,清廷為甚麼不能將剩下的地盤打包賣了。“如此少說也有百萬兩的收益。”
阿蘭泰想以漢軍出旗的體例減少鐵桿莊稼的用度,但於成龍卻急了,他倉猝進言道:“皇上不成啊”
“那就鹽價加三文。”熊賜履反覆著本身之前的主張,他天然曉得,北京命令加三文,落到百姓頭上,十文、二十文都不止,但這位理學大師但是忠君愛國的典範,又如何會對鬥升小民多加顧拂呢。“這也能多幾十萬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