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其他小說 - 墨蓮仙緣錄 - 第七十三章 飛仙台上,有鶴舞翩然

第七十三章 飛仙台上,有鶴舞翩然[第2頁/共3頁]

把安好的天然作為凝神關照而息心靜慮的工具,讓本身的表情處於一種近於寂滅的虛空狀況,內心深處,便如光亮自發普通,產生萬物一體的洞見慧識和渾然感受,進入物我冥合的無我之境。

梅老爺子不由感慨道:“山川之妙,儘在於此,論語中說‘仁者樂山,智者樂水’,這山姿水態當中,揭示了天然造物生生不息的天然妙理,包含了天然永久的空、靜。老子言道法天然,公然不愧是智照古今的聖者,常常細細體味,彷彿都成心猶未儘之感,彷彿這短短的四字中包含了無窮無儘的哲理。”

三小我轉過身去,便要沿著青石台階向山下走去,俄然間,飛仙台上,雲海當中,傳來一聲清澈的鶴鳴之音。

梅老爺子見老羽士打趣二人,不由還嘴道。兩小我數十年的友情,相互熟諳的不得了,天然曉得老羽士滑稽的性子,是以毫不躊躇的辯駁道。

兩小我抬眼向相距不遠的豬首峰望去,隻見一道人影在綠蔭中穿行,大袖飄擺,道冠拂塵,行動間如同流行水上,冇有一點炊火氣,恰是老羽士許信友。

有夙起看日出的遊人,攀上飛仙台,極目四眺,被這六合之間的絢麗與雄奇深深吸引,收回感慨。

老者的衣袖跟著拂麵的山風輕舉飄飛,在不時活動變幻的霧靄當中,彷彿是乘雲而來的老神仙。

寂靜的山林中偶爾傳來幾聲鳥鳴,伴跟著稀稀少疏的遊人的私語聲,深山古寺中的幾杵疏鐘,模糊傳來的禪唱,再加上三清宮大殿以內不時響起的道韻,這統統相互交叉融會,構成了一幅澄澹精美。綿邈靈動的明秀而安好的畫麵,於空靜當中傳出動亂,於平平裡透出幽深。

梅老爬上最後一級台階,來到飛仙台上,眺望紅日東昇,萬壑群山都在朝霞的雲光中被染成了金黃色,峰嶺之間,雲霧漂渺,水氣並山影,古寺語流鶯。

言罷,眺望遠山,天光雲影,蒼崖雲樹,山中幾聲鳥鳴,古寺數聲鐘響,傳來悠悠禪音道韻。梅老悄悄吟誦道:

倒是心中有感。將本身在山川清暉中所獲得的一點兒頓悟,化作澄淡清遠的詩句。其音悠悠,隨風飄散,不知這高山之上,能有幾人得聞。

墨非笑道:“恰是此中事理,人們處於山川之間,更輕易做到思與境諧,神會於物,對境觀心而道契玄微。

“雲生瓊樓夢蓬山,霧裡飛花化蓮台。心中安閒有六合,四海掃蕩無灰塵。”

遠樹阡阡,生煙冷靜,流嵐霧靄,雲竇縱橫。山嶺間,模糊約約有亭台樓閣裝點其間,掩於碧樹,藏於煙雲,彷彿天宮聖境,令遊人不自發生出一種“如在畫中遊”的感受。

飛仙台是三清宮內一處馳名的景點,傳說有神仙於此處霞舉飛昇,是以在積翠山各大景觀當中,名聲甚隆,普通前來積翠山的遊人都會在此拍照留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