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穆之南下[第1頁/共3頁]
桓玄果然不敢與河西斷交,聽了劉穆之解釋後,承諾不再究查河西將戰馬賣給殷仲堪與楊佺期一事。
“本日冒昧前來,是有事想請殷刺史幫手,還望大人多多指教。”
傳聞河西情願用戰馬調換糧食,引發在坐世人一片嘩然,此中南郡相楊佺期與南蠻校尉殷顗二人最為心動。
彷彿被楊佺期孝心打動,劉穆之眼圈紅紅歎道:“楊將軍孝心可嘉,穆之安敢不從?”
而劉穆之卻不知,在建康另有一個更大的費事在等著他。
現在荊州情勢非常龐大,桓玄一向對荊州虎視眈眈,讓殷仲堪不敢放鬆半晌。
“右司馬,我們不該先去拜訪南郡公嗎?如何是去刺史府?”
很快他便發明,南郡相楊佺期與荊州各級文武彷彿合不來。
搞定了桓玄後,劉穆之當即出發前去建康,卻留下了一個波譎雲詭的荊州。
他那裡曉得,楊佺期雖是出身弘農楊氏,卻以勇武善戰聞名江左,夙來不喜隻知舞文弄墨的世家名流。
即便如此,殷仲堪對楊佺期也並不放心。
“之前鄙人已與蜀中世家達成以馬換糧和談,荊州是第二站,而後我還將前去三吳。”
……
桓玄一樣擔憂本身被楊佺期和殷仲堪二人所滅,是以他一向暗中擴大部曲氣力。
看到這一幕,保護頭領司馬休之非常不解。
“劉右司馬,不知本日前來所為何事啊?”
因而,他想在楊佺期與桓玄之間搞一種均衡。
說白了,殷仲堪顧忌楊佺期勇武,擔憂其變成第二個桓玄。
此中最首要一點,便是他貧乏戰馬,而桓玄卻能源源不竭地從河西購入戰馬。
為長遠計,劉穆之忍辱負重,冇有正麵與桓玄產生牴觸。
俗話說:樹欲靜而風不止。
而他之前向劉穆之奉上請柬,便成心從河西求購戰馬。
河西一開端的確需仰仗桓家翻開荊州市場,同時也需求桓玄為河西行商保駕護航。
“將軍但存候心,一俟糧食運到姑臧,將有無數戰馬任爾遴選。”
楊佺期自以聰明,想瞞天過海,卻不知他那點謹慎思底子瞞不過劉穆之。
而劉穆之略一深思,便從三份請柬中,挑出殷仲堪那份,又將其他兩份放下。
作為荊州名義上主官,隻要殷仲堪纔有權變更官府糧倉。
特彆是楊佺期,他曾在北地與胡虜比武多次,深知馬隊首要性。
殷仲堪心中一動,不急不緩地問:“河西又要采辦糧食?難不成要出兵關中?”
不知是受了楊佺期刺激,還是為了教唆桓玄與河西,最後殷仲堪也訂了五千匹戰馬。
目前,他倆是殷仲堪麾下哼哈二將,分掌軍事大權。
“荊州一貫是產糧大戶,隻要刺史大人情願將糧食賣給河西,河西必有厚報。”
“休之,你我此行目標為何?”劉穆之不答反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