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好人有好報[第2頁/共3頁]
彆的,劉芾還從大衛的電報中體味到,德國和法都城有了汽車公司,彆離是德國戴姆勒.本茨、法國的阿爾芒.標記。看到汽車的雛形正在逐步長大,劉芾內心非常癢癢,好幾次想把手中的汽車和摩托車建廠量產,不過想想本身的小命,還是忍住了。
大衛的行動是敏捷的,對於劉芾這個拯救又投資的仇人來講,大衛一向冇有啥抱怨,讓乾啥乾啥,歸正有“消炎片”這個後盾,大衛也不怕賠錢。用了3個月,大衛的“海倫娜”航運公司就組建好了,先是訂造了2條3萬噸的貨船,然後又租用了3條2萬噸的貨船,帶著一批給台灣采購的物質出發開往基隆。
“把本身的護廠隊拉疇昔嚐嚐技藝?都說冇見過血的兵士不是真正的兵士,趁機遇去嚐嚐。”這是劉芾內心的第三個設法。
看到天下列都城在大步向前,劉芾也不敢怠慢。基隆的產業區已經初具範圍,鋼鐵廠、煉焦廠、化工廠、機器製造廠、造船廠、水泥廠、發電廠和一些配套的小型工廠都根基扶植結束。煤礦、金礦、銀礦、銅礦都在全速開采。不過鐵礦就比較廢勁了,台灣不盛產鐵礦,淡水北邊有一些鐵砂礦,但是品格不高,儲量也不大。
劉銘傳對劉芾的建議不置可否,連飯都冇留兒子吃,就把劉芾趕了返來。
動靜漸漸等,可之前期的籌辦事情不能等,開礦的設備能夠先不買,等肯定可為今後再買也不遲。不過如果能開采,那麼運輸就是一個大題目了,海南島離台灣在輿圖上大抵量一量也一千多千米呢,開采出來的礦石總不能用打漁的劃子往回運,以是,必必要有一個船隊。
礦是好礦,但是如何去采啊,問過劉福今後,劉芾曉得了現在海南島叫瓊州府,上麵另有瓊崖直隸州和11個縣,對比了輿圖,大抵能肯定石碌鐵礦就在昌化縣境內。位置是肯定好了,剩下的就是誰出麵,找誰批準,用甚麼名義去開采了。這個事情劉芾玩不轉,還得找老爹想體例。
大衛,這個事情還得靠大衛啊,電報發疇昔,讓大衛在美國建立一個航運公司,買或者租幾條大船,賣力從海南島往台灣運送礦石。
抱著打擊仇敵就是保全本身、自家人能幫就幫一把的原則,劉芾通過劉銘傳轉給了張之洞一張20萬兩銀子的銀票,和一封手劄。手劄是劉芾的意義,劉銘傳的筆跡,首要意義就是先化驗好鐵礦的成分,再采辦合適的設備,免得今後換起來費錢費時吃力。當然了,這個主張不能說是劉芾,也不能說是劉銘傳出的,隻能假借洋野生程師之口,就說是台灣有個之前在漢陽待過的工程師,對四周的鐵礦比較體味如此。至於張之洞聽不聽,那劉芾就管不著了,儘人事聽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