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立功[第2頁/共3頁]
“這當然要給!”柳安答道:“但兵士都是侍官,家中都有田畝嗎,又免了勞役租稅,憑甚麼再發薪餉?”
世人墮入了沉默當中,這幾個固然都不過是中初級軍官,但都曉得當初唐軍來攻打百濟就是受新羅的聘請而來,冇有新羅的援助,他們就不過是一支遠在異國的孤軍,失利不過是時候的題目了。
“嗯,你此番措置的非常恰當,歸去後將報功文書呈奉上來,我自會為爾等請功!”
“就是酬謝!”王文佐解釋道:“柳兄,你家裡要收麥了,如果人手不敷,請人來家中幫手,莫非不要給人家一兩鬥新麥?”
世人正七嘴八舌,爭辯不休,但不管是誰都冇法壓服剩下的人。終究每小我都將目光轉到了王文佐的身上,彷彿驚風駭浪中的海員看著船長。
“團頭又談笑了,你方纔出來也冇一會兒就出來了,如何會渴成如許?”崔弘度笑道。
“那五郎你豈不是要當果毅校尉(折衝府的副長官)了?”
發餉?在場的每小我臉上都暴露蒼茫之色,本來唐初的府兵製本是西魏時權臣宇文泰創建,一開端仿照的是北魏鮮卑初期的部落兵製。宇文泰將北魏建國時的九十九大姓彆離賜給部下諸將,而兵士就跟班各自附屬的主將姓氏,構成近似於家兵部曲的乾係。厥後軌製變遷,大抵來講府兵兵員都是來自社會中上階層,免除其家庭的勞役稅賦,自備戰馬和兵器;戰時則調集出戰,官府也不消發放軍餉,最多供應參軍時的口糧,遵循軍功賜與呼應的犒賞。在從魏晉南北朝數百年時候裡,絕大部分軍隊也都是如許,兵士冇有軍餉一說,世人天然不明白王文佐說的甚麼。
“不可,真峴城淪陷後通往新羅的陸路已經斷絕,我們前去新羅如果攻不下真峴城,後退又冇有城寨能夠扼守,那豈不是自投死地?”
“糧食當然首要,但這個用不著我們操心!”王文佐答道:“都護、長史他們不是傻子,接下來必定會把全城的糧食都集合起來,然後計口發糧的,我們就算籌了些糧食最後還是要交出去的,何必去廢這個工夫?”
“校尉,我先奉告你了,如果讓都護看出來了,他會如何想?還是讓你嚇一嚇,看在他眼裡就是誠惶誠恐,反倒會好些!”
“這倒是!”柳安回想了會笑道:“剛纔都護還說要為我們請功呢!”
“發軍餉!給兵士們按月發餉錢!”
看著世人笑逐顏開,王文佐隻是含笑站在一旁,並不言語。劉仁願的做法完整合適“喪事喜辦”的原則,越是情勢倒黴,就越是要樹豪傑、樹典範。眼下唐軍在百濟的情勢能夠說卑劣到了頂點,隻要劉仁願不是個傻子,就不會揪著這些旁枝末節不放,彆說柳安他們是打了敗仗,就算是敗仗,也要好好的嘉獎一番,給剩下的人一個模樣看看。不過這也是一件功德,畢竟誰也不但願本身在一個傻瓜的批示下兵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