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農夫三國 - 358.使臣
翻页 夜间

358.使臣[第1頁/共4頁]

鐘繇此討又無人應,場麵已僵,田豐隻得截斷道:“諸事體大,皆不成輕決!鐘元常且先於客居安息,待吾等商討一二日,再給答覆,如何?”

鐘繇:“敢不該命?隻求衛將軍持久!不得答覆,某誓不離司州!”

注:太社,君主祭奠山川、穀物的場合、祭壇。(未完待續。)

固然令鄧季等吃驚不測,但最後一事纔是此行關頭。到此時,鐘繇終究苦著臉,顯現弱勢之狀:“前曹公因子侄小恨,起伐司州之意,反兵敗於河南,此違天意民氣不知順逆之故,今知過也,整天甚悔其行,隻欲與衛將軍重修舊好!然河北袁紹、江東孫策聞曹公新敗,皆欲趁虛而並之,袁孫渡江河共犯,兵威難擋,曹公勢已孤窮,軍不敷用,特使某為中人,為兩家和解!若得衛將軍不計前嫌,曹公當遣子入司州為質,而後甘為屬臣,再不複叛!隻求戰起時,能得司州一二軍往救,感激涕零也!”

鐘繇點頭:“九品法雖善,光陰未久可貴其利;北水兵中本多賊輩,孔融入朝,先散近半,曹公所得未幾。諸公不知,為南北二敵,除此等外,曹公尚新募軍士兩萬,隻是未得演練曆戰,甲冑兵器俱缺,並不堪大用!孫策雖尚與劉表戰,然剋日得兩萬山越互助,兵力大盛,故北取之心尚不息,屢遣軍渡淮探徐豫真假!袁本初亦於河北遣信使不竭,誘兗州文武北投。今曹公營中高低惶恐,袁孫任其之一犯境,其地恐朝夕既易主也!”

徐庶不信,疑問:“江東民稀,且尚與劉表死戰,孫策當有力渡淮。曹孟德於天下行九品世家法,聞往投者甚眾;前孔融入朝,又得北水兵為用。前袁軍亦挫於上黨,得此等補益,竟不能自守乎?”

聽明背後田豐之語,鄧季便不再想彆的,先依言行事:“季便微有薄功,亦豈敢受此!”

此番話中虛真假實,鄧季離得太遠,連九江、廣陵二郡是曹軍主動讓出都可貴知,更不消說孫策是否得山越襄助的確切動靜了。

這本是意猜中事,待酒保們收回物什,鐘繇纔再開口:“第二事,曹公欲換歸荀公達、白文博、呂子恪三人,不知司州需何物,方允此事?”

漢室多少年冇再冊封過異姓王了?對於這突來的動靜,世人皆震驚,幾個呼吸以後,還是田豐最早反應過來,倉猝開口禁止:“且慢!”

隻這一聲出,如此不測,田豐、徐庶、鄧季、徐晃、張遼、田疇等皆驚詫失容,視野儘轉到徐庶手上去。

彆的,封王的聖旨叫冊文,除冊文外,還要賜下印璽,這纔是全套冊封!

又在鄧季身後低聲:“速辭還!”

汗青上,天子對於勳高的大臣,很多時候都賜九錫以表殊榮,古文中“錫”通“賜”,特賜或人能夠享用皇家物品的意義,九錫就是九種皇家用物,雖有規定,實際犒賞的時候卻並不牢固,多為衣冠、車仗、虎賁甲士、斧鉞、朱戶、樂器、祭奠用酒等物,犒賞的情勢弘遠於物品的利用代價。而實際上,真正的忠臣為了避嫌,常常推讓不肯接管,比如諸葛亮;有史記錄接管九錫的王莽、曹操、孫權、司馬昭、桓玄、南朝宋齊梁陳四位建國天子、李淵等人,又絕大多數不被以為是忠臣,到唐朝今後,九錫倒成了篡逆的代名詞,很少再有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