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女神不應有恨 - 第九章 九州災起梟雄現

第九章 九州災起梟雄現[第1頁/共3頁]

這番解釋淺近易懂,陳洪謐一聽就明白了,但是還是有疑問:“那這酷寒,又是因為甚麼?”

陳洪謐因花雪的春秋,對他的心機冇有細查。再加上陳洪謐也盼著,這些藏寶如果夠多,不但本年賦稅有下落,百姓此後幾年年抗災保收,也有了資金去運作,即便有甚麼負麵結果,他陳洪謐連降職都不怕,還怕甚麼?

陳洪謐獲得衙役答覆,確認了花雪確切是桃花庵中長大,心中也就信賴了花雪的輿圖。同時也以為,先前關於寶藏的說辭,都是從唐伯虎那邊遺留下來的。

“東漢末年,張角能夠掀起黃巾之亂,一個月內囊括七州二十八郡,參與者竟然都是底層百姓,而幾近冇有世家門閥,明顯是因為天災嚴峻,百姓衣食無著。唐末,黃巢帶著一幫農夫,能夠轉戰半個大唐江山,直接殺透長安,除了實在餓得受不了,如何會有那麼多百姓造反?如果不是天災,大部分百姓固然捱餓受凍,但實在還是能找到吃的,不至於民變如此。”

陳洪謐想起花雪之前掉的書袋,又是《清閒遊》,又是《秋水》,恍然道:“你之前說的朝菌、蟪蛄、井蛙、夏蟲,本來是這個意義。你自稱遍查史料,從中到底發明瞭甚麼?”

花雪當然曉得這酷寒是因為冰河期,但是如何跟陳洪謐解釋冰河期?幸虧也不消解釋得那麼明白,隻要忽悠疇昔就好:“大地上的暖和,來源於太陽的暉映。而日之遠近,非止遲早分歧,四時亦分歧,年與年之間,也有並不明顯的差彆。另一方麵,太陽發光發熱,恰如爐火。爐火併非一成穩定,又如何能夠要求太陽冇有竄改?太陽的熱度,應當也是在不竭竄改當中,隻是相對於太陽本身的熱度,以及太陽離我們的間隔,這竄改並不明顯罷了。”

花雪說這些,都是為了將他的重視力從發掘寶藏這件事是否有負麵結果,轉移到對圖的來源的迷惑上,並將這些迷惑,推給很有傳奇色采的才子唐伯虎身上,將本身身上的可疑之處摘除。

“從鍋裡散逸的水汽在內裡固結成霧狀,我們能夠瞭解,這水汽固結,實際上是因為突然遇冷。而我大明西北是廣袤的大陸,酷寒而乾旱,東南是無垠的大海,暖和而潮濕。夏天風從東南而來,將海上的暖和而潮濕的水氣吹到大明,每次遇冷,都固結一部分,構成降雨。以是大明從東南到西北,降雨逐步減少。正長年景,水氣直到甘陝以北,纔會全數降完。但現在氣候,逐年變冷。水氣在南便利碰到充足的酷寒,全數變成降雨。如許一來,本該下在北方的降雨,全部下到南邊,天然構成這北旱南澇的災情。以是,大明所遇的天災,本質上並不是旱與澇,而是這逐年變冷的大寒。”

“‘天行有常’,太陽離我們遠近,或者太陽本身溫度的竄改,實際上是有規律的。但是,日月起落的週期是日,月圓月缺的週期是月,四時輪轉的週期是年。這些對於人生來講,恰好處於我們能夠辯白的階段。可這太陽遠近冷暖的週期,是幾百上千年,遠遠超越凡人的壽命,以是一向以來,都冇有人發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