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蚍蜉傳 - 10江山(二)

10江山(二)[第1頁/共5頁]

待進了正陽門,搶先呈現的便是來去如風的隊隊順軍馬軍,街道上很多百姓行走仍舊,有些避於道旁,有些來不及的則拱手賠罪,順軍馬軍自去,亦不詰問唾罵。商隊把頭見狀,暗對陳洪範道:“我有親戚在城內,他信中說順軍進城,雖偶有個彆盜取錢銀者,但很快都被緝拿問罪,至於淫、奪、斬、殺之類事,則尤未見也!”

陳洪範與趙元亨並幾個伴當在山川壇四周與商隊分離,轉而前去西城一家堆棧落腳。那堆棧是陳洪範家裡人的財產,在北京一向運營得不錯。

陳洪範堆笑道:“生存所迫,從遼東來都城做些小本買賣。”

陳洪範苦笑著搖點頭道:“世事難料。”

張家玉安然道:“明祚已毀,國運顛覆。新朝應天而立,順勢者昌,逆勢者亡。”

崇禎十四年洪承疇在鬆山堡之戰大敗,餘波導致吳三桂的孃舅、前征遼前鋒將軍祖大壽在次年被清軍圍困,終究降清。祖大壽厥後多次寫信給吳三桂,勸他“幡然悔過,決計歸順”,吳三桂的哥哥吳三鳳並祖可法、張存仁、裴國珍等一多量因為各種啟事降清的支屬、舊誼等亦是年年代月勸降不斷,但吳三桂始終冇有答允。畢竟身為遼東明軍,與清軍攻殺十餘年,一朝改顏,畢竟情自尷尬,何況清國那邊吳三桂的親朋雖多,卻遠比不上留在北京的直係支屬來得首要。

直係支屬在北京、唐通等軍將投降大順皆得封侯重用是為榜樣、大順又是漢人當國,綜合各方麵前提考慮,吳三桂當然偏向大順。

馬紹愉訕訕道:“陳兄看我二人這落魄模樣,便可知近況。”

趙元亨路上問陳洪範道:“陳公,我們臨時改道,還能見著人嗎?”

馬紹愉搖了點頭道:“這可一定,大順任用舊官,也不是誰都要的。大順的吏選衙門把京官分紅三六九等,擇優取錄,像我和元子前兩批都冇趕上趟,還是挺懸乎的。”接著道,“不過幸虧我和元子此前待的都是淨水衙門,冇啥油水,再差畢竟不被任命罷了,不然給打成贓官貪吏,那可就倒了八輩子的楣嘍。”

堆棧範圍不小,一樓大堂運營堂食,二樓則留宿。伴當們從騾頓時卸下行李搬去二樓配房,陳洪範則與趙元亨在一樓堂內找處所坐喝點茶水。

幾人坐下,馬紹愉感喟道:“陳兄來的不是時候。”

陳洪範笑著點點頭,打量張家玉,見他年約三十,眉眼清秀、身形精實,確是一表人才。張家玉卻苦笑道:“馬公才說朝廷都冇了,我這庶吉人又從何提及?”說著把眼看向趙元亨。

“但是南邊......恐怕何嘗服膺順軍。”

吳三桂的老爹吳襄暮年曾為遼東總兵,崇禎七年滿洲兵犯邊,吳襄與關門總兵尤世威分道西援大同府,成果得勝,兩人皆被免除下獄。直到客歲清兵再次犯境且中原局勢倒黴,吳襄才又被起用,由薊遼總督王永吉上疏要求發給了俸稟,並在本年提督京營抵當順軍。不過北都城既破,吳襄本人及吳家的很多家眷都被順軍俘獲。李自成並冇有難堪吳家人,還讓吳襄聯名早前在大同府投降的薑瓖、居庸關投降的唐通、北直隸投降的馬科等寫信勸降吳三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