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蚍蜉傳 - 60再起(四)

60再起(四)[第1頁/共5頁]

趙營不是人多口雜的朝廷,本色上是趙當世的一言堂,隻要趙當世點頭的事,自無那很多條條框框來束縛。

五門紅夷大炮對趙營而言隻是一個開端,在趙當世的打算中,趙營的製式火器彆離為鳥銃、虎蹲炮、發熕炮、佛郎機炮及紅夷大炮,再佐以少量其他火器。當下而言,鳥銃、虎蹲炮、發熕炮乃至佛郎機炮對趙營都不難獲得,但前麵提到的一號紅夷炮、二號紅夷炮及大佛郎機炮,都是趙當世自定,無處采辦,隻能由趙營本身將要扶植在襄陽的火藥製局研造,而呼應的質料采辦集散、火藥配方的研討、載炮車的重新設想、炮手的練習考覈等等衍生出的一係列事件更是繁複非常。

“三位覺得,這紅夷大炮,對我趙營,有何裨益?”趙當世拋磚引玉,“或者說,它們與我朝其他炮種相較,有何凸起之處?”

陸其清道:“主公放心,炮師及工匠中純粹佛郎機人占的比例並不低,而這些雜夷固然看著瓷馬二愣的,但都接管過正規練習,操起火炮來毫不含混。”

紅夷大炮雖到,但趙當世並不希冀隻憑這戔戔五門炮就刹時晉升了趙營戰役力。冇有充足的火炮數量、諳練的炮手以及共同流利的戰術,這五門炮對目前的趙營而言,也就是個空架子罷了。

“直接射擊?”陸樸一訝然道。

總結而言,射程遠、精度高、能力大,是為紅夷大炮相較當下明軍中所裝配的各種製式火炮最明顯的特性。

陸其清答道:“本來說好雇佛郎機人二十四人,成果出發前,老刀送行時瞧出些貓膩,發明二十四人中純粹的佛郎機人並不夠數,其他好些都是天竺、呂宋等地的雜夷。厥後談判,那姓勞的解釋說濠境澳純粹佛郎機人本就未幾,臨時難以再去招募,又怕我等不滿,以是在原有體例上,誌願再加些雜夷為添頭。”因在濠境澳餬口過很長時候,見過各種蕃夷,趙虎刀在這方麵的眼界天然較高。

這五門黑黢黢的鐵製紅夷大炮都在五千斤高低,皆近二丈長,炮身有三道加固箍而成四節狀,彆離從牛車上卸下時較著感受被沉重的炮身壓沉的車架往上狠惡一跳。

勞崇漢獲得舉薦,畢恭畢敬朝著威武不凡的趙當世遵循漢俗施禮,說了兩句福分話,口音甚怪,看來漢話程度並不是很高,以是很快就有隨行的通事趕了上來。

但是隻憑陸其清地點的外務使司一定能節製住極易分散開來的上帝教,趙當世心下考慮,等轉回身,還得讓特勤司的龐勁明把防備勞崇漢趁機佈道這事也排上日程。

明朝稍大一些的火炮比如大型的佛朗機炮,行軍時炮搭在車上,到了發射地點,就需把炮從車上卸下,放在地上發射,不然炮擊時的龐大後坐力立即會讓炮車亂晃乃至傾圮,嚴峻影響精度。因為炮車始終冇有改進,以是即便厥後明軍研製出了車載炮,但也隻能接受形製極小的炮種,完整冇法闡揚火力上風。在陸樸一的認知中,見地過明軍最大的車載炮也不過千斤,現在趙當世竟然要求把二千斤的大炮擺上車,當真匪夷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