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6章 這都不叫事,但是為什麼?[第1頁/共6頁]
“……”
當然,如果用戶確切對車頭位置的防護有要求,那也不是題目,問問客戶需求供應甚麼級彆的防護才氣,我們往正火線掛裝船麵乃至是複合裝甲就是了,隻要客戶肯掏錢。”
聽到張起航這麼說,蔡向東哈哈大笑,說話的同時遞給張起航一根菸:“大師可貴碰到這麼好的一個機遇,當然是很歡暢了……張總你是不曉得,之前我們個人兵工部分的同道的日子過的苦啊。”
雖說門式車橋在實際上就是加了個齒輪,但就是一邊多了這麼一個尺寸,但全部車橋就要停止一整套的技術考證,這些都需求時候,而我們最缺的,就是時候……我們必須在半年內,以2151和2300這兩款卡車的底盤為根本,拿出兩款防地雷車出來。
不過即便是如此,這兩個數據也很驚人了,而作為“三管齊下”此中的的“一管”,抗打擊座椅在此中闡揚的感化,除了被利用於直升機以外,也被大師遍及其他範疇,比如這個防地雷車。以是這話一出來,立即獲得了大師的熱烈會商……
蔡向東的神采一下子和緩了很多,他沉吟了半晌以後,才緩緩的說道:“搞倒是能搞,國度也冇說除了這兩家以外,其他廠家不能搞這個東西,但題目是,張總你得明白,這兩家企業是航天體係的,而這兩家企業出產的特種車上麵運輸的,也是航天體係出產出來的玩意兒,歸根到底,人家是一個體係的。
張起航沉吟了一下,清了清嗓子,說道:“同道們,我說一下本身對門式車橋的觀點,毫無疑問,門式車橋是個好東西,起碼能夠將底盤的離地間隙進步10公分,乃至是更多,但就像是李工說的那樣,就算奔馳的門式車橋專利已顛末時了,我們大能夠拿過來用,但我們冇有門式車橋的研發和製造經曆。
對於那位被稱之為“硬漢”的弗拉基米爾先生,蔡向東天然不陌生……固然是“我熟諳他,他不熟諳我”的那種不陌生……對於這位“硬漢”下台以後的一係列行動,蔡向東也是有所耳聞,曉得這個年紀不大的人對於老毛子的家底看的很重,從這個角度來講的話,張起航現在想要從老毛子那邊將這類重型越野底盤的技術弄過來,那難度確切不是普通的大!
在接下來的會商中,又有人提出:“除了采取v型車底、加強車身裝甲和底盤的裝甲防護才氣以外,南非rg-31上還采取了近似直升機的抗打擊座椅,我以為這個配置也應當有。”
而張起航提到了這兩家單位,天然也是內心有點設法。
本來是這麼回事……
“這都是小事……”
“離地間隙必須再進步一些,更高的離地間隙有助於減小爆炸產生的打擊波對車身和車體的打擊,2300和2150現有的離地間隙還是差了點,如果能夠用上門式車橋那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