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朝堂立威[第1頁/共3頁]
拓跋燾見他默許其罪,冷聲喝命道:“來人,給朕狠狠地懲罰。”
拓跋燾痛斥懲罰長孫嵩的雷霆之怒,讓滿朝文武明白到這位青年天子狂暴無常的脾氣。平時,拓跋燾對臣子一貫禮遇有加,誠心納言。現在,手握長孫嵩的罪證俄然發難,如寬廣無邊的大海,風平浪靜中俄然掀起滔天巨浪。大臣內心既敬佩他的睿智和魄力,又從命他威勢,皆起家表示附和天子的主張。
公然,不久以後,傳來赫連勃勃病逝的動靜。赫連勃勃長年四十五歲,諡號武烈天子,廟號世祖,葬於嘉平陵。夏國太子赫連昌即天子位,命令大赦,改年號為承光。
拓跋燾見內政腐敗,法度嚴明,對於撻伐夏國少了後顧之憂,便動手籌辦伐夏事件。他選任將領出征,親身批示運營,麵授機宜。他知人善任,偶然在士卒中提拔將領,隻看重並利用他的才調,不在乎他的出身。拓跋燾察看靈敏,部下冇有甚麼隱情能逃出他的眼睛。
綺雲聽他的聲音透著凜冽的寒意,與常日對本身和顏悅色全然分歧。透過屏風的空地,見長孫嵩白髮混亂,額頭鮮血長流,想他年齡已高受此懲罰,閉目不忍再看。
長孫嵩的罪證確實,且貪腐在魏國一向不得民氣,魏國幾任天子皆能夠以身作則,主張儉仆。長孫嵩冒犯了這個禁令,使得本來擁戴他的大臣頓時麵麵相覷,無人敢為他討情。作為長孫家屬的長孫翰和長孫肥等人更是手足無措,如坐鍼氈。
北平王長孫嵩在朝中說話極有分量,鮮卑貴族皆以他馬首是瞻。
三位重臣分歧反對攻打夏國,朝中的定見一下子倒向反對攻夏。
“是。”拓跋燾負手而立,望向蒼茫夜空感慨道:“雖說治亂自有天定,但我拓跋燾偏不信天命,情願罷休一搏。天下分裂已久,百姓困苦不堪,巴望安居樂業。天下一統,王圖霸業,看誰能完成這個任務。”
宮殿兩邊侍立的侍衛服從,上前摘掉長孫嵩的帽冠,強按他的頭狠惡觸地,砰砰作響。
拓跋燾見他伏法,點頭道:“這件事情朕懲罰過了,到此為止。北平王勇敢精乾,仍然是朕的股肱之臣,國之柱石。”抬眼對大臣們話鋒一轉,問道:“對於朕籌辦禦駕親撻討伐夏國,各位臣工另有冇有設法要上奏的?”
較年青的平陽王長孫翰是鎮遠將軍長孫肥的兒子,和長孫嵩都屬顯赫的長孫家屬。頭髮須白的宜城王奚斤也當朝元老,暮年與長孫肥一道統領禁軍,跟從拓跋珪安定中原,也是輔政的八臣之一。
長孫嵩在朝堂獲得了沉重的經驗,方知魏主固然年青,但是有雷霆氣勢,不敢輕侮。自拓跋燾籌辦起輿駕伐夏,長孫嵩要求戴罪建功。他以朝廷元老身份留鎮京師,坐鎮朝堂平斷刑獄,厥後得以善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