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騎馬與砍殺之三國縱橫 - 第三十八章親衛軍

第三十八章親衛軍[第3頁/共4頁]

幸虧劉繇隻是隨口一問,並冇有窮究的意義。本質上,他對劉基還是信賴的,扣問他隻是因為對他的體貼,怕他被人算計罷了。

說到底,還是他們根底不固。這二人都是受朝廷一紙聖旨,便入處所,仰仗著機謀手腕,拉攏大族,掌控權力。

如果能為曲阿縣令,在極短的時候裡,他便能夠將曲阿完整變成本身的地盤!與曲阿比擬,阿誰甚麼烏程底子就不值一提!真冇想到劉繇竟然拿出此地給本身。劉基麵色潮紅,張口就要承諾下來。

拋浮名而取實利,這是亂世諸侯應當做到的根基特性。而來自後代的劉基更是深知這一點。

見劉基孫邵言語甚歡,劉繇神采非常歡暢,笑道:“你們都是年青人,不須如此客氣,今後多來往,相互取長補短就是。”

亂世爭鼎,莫非他就不但願自家有九鼎稱帝的機遇?

“孫邵?這便是被孔融稱為廊廟才也,今後幫手孫權,登上吳國輔弼之位,為吳國基業立下汗馬功績的孫邵!”

隻可惜,這些人他並不能用。從某種程度上講,劉繇與荊州劉表都是一樣的悲劇。他們部下有人才,也曉得這些人才,卻都不能用,隻能坐視基業被奪。

“謝父親。”劉基暗歎一聲好險,幸虧本技藝下隻要幾百名馬隊,如果再多些,隻怕就真亂來不疇昔了。就是在北方,數千馬隊也不是個小數量。

不過,為王者,隻憑軍略是不敷的。項羽軍略夠強,最後還不是自刎烏江?以是,劉基要想讓劉繇承認,就還要在政治上有所表示。

另有本來汗青上的劉繇,死前教唆麾下將領投奔孫策。這不但保的了劉基兄弟一命,還未今後劉基在吳國的飛黃騰達奠定了根本。

“郡丞之位固然位高,但地處火線,孩兒不齒。孩兒要為父親鎮守邊疆,抵抗外辱,以是,孩兒想做縣令!”

而曲阿固然敷裕,但內裡世家大族堆積,本身做任何事都要考慮他們的反應。受他們的掣肘,而這,不恰是劉繇的老路嗎?

隻是在承諾的刹時卻又不由躊躇了,劉繇應當曉得,隻要他提出曲阿,本身定然不會回絕,既然如此,他為甚麼還要拿出另一個處所呢?

比擬這些諸侯,另有另一些人則聰明很多。如陶謙,甘願將徐州刺史讓給劉備,也不傳給兒子。如許基業雖失,但子嗣卻得以儲存。

劉繇麵無神采,道:“各地縣令大多已有人,餘暇者隻要兩處,一為曲阿,一為烏程,你選哪?”

劉繇嘴角微微一笑,不在乎的說:“嚴白虎不過是個據城死守的匪類罷了,小患罷了,切讓他放肆幾天,待騰脫手來,反掌可滅。倒是基兒你,此戰立下大功,若入刺史府,可謂郡丞。若入處所,則可為一縣令,你如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