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6 番外之流芳百年[第1頁/共4頁]
每次看到“她”,他都感到內心安好很多,有種“這天下還是誇姣”的感受。
隻是,做出“劃江而治”決策的夜英弦,遷都邑州今後,始終愧對夜家,自發罪孽深重。
他最心疼的弟弟被囚禁,被折磨,被奪走了統統,他不但不知情,認冒牌貨為親弟弟不說,還一度與親弟弟為敵,就如許讓本身的親弟弟墮入絕境,痛苦平生。
東弦與西弦,在與蒼梟王的戰役中,一報酬了護他而亡,一人則為了就義而亡,他好像斷了左膀右臂,身邊再無半個能夠交心之人。
夜英弦仍然坐在書房裡,徹夜批閱奏摺。
說實話,他們固然嘴上喊著要打,但他們內心也清楚,朝廷已經冇有多少兵力和財力去支撐這一場戰役了,即便是益清王,集結這二十萬軍隊也定是耗儘了北方的財力和人力,如果開戰,結局唯有兩敗俱傷,能得利的,隻要虎視眈眈的鄰國罷了。
他不再多說,隻是對她行了一個佛家之禮,步入廟中。
如果再打,莫說二十年,恐怕再過五十年,大順也規複不過來。
在他們看來,皇上必然不會放過益清王這個趁火打劫的逆賊,殺一儆百纔對,但是,夜英弦隨後宣佈的決定,卻令他們難以接管。
他這平生,冇能庇護任何他所愛的人,包含父親、母親、弟弟,另有洛紅妝,另有……東弦與西弦。
他決定循入佛門,她便決定在離此廟不遠的尼姑庵削髮爲尼,與他雖無男女情分,卻仍然與他共度平生。
持續三百多年的大順,終究一分為二,令人籲噓,不過,南順與北順終究保護了得之不易的戰役,冇有開戰,給了百姓緩氣的時候。
他想,在人生的最後,另有如許一名親人陪著他,他也能夠無憾了。
婉兒悄悄地淺笑:“削髮爲僧是你的自在,僧發為尼也是我的自在,我尊敬你的自在,也請你尊敬我的自在。”
他接下皇位今後,半點不敢懶惰,日理萬機,勵精圖治,隻但願本身在有生之年能為大順做些甚麼。
想到疇昔的各種,內心不由黯然,感覺這平生,他對不起的人,實在太多太多了……
他算是名聲在外,世人彷彿都誇他勤政愛民,說他是個好王爺、好天子甚麼的,但是,他曉得他不是。
這間寺廟離已經完整被封的影山不那麼遠,站在寺廟門口,就能看到影山,而若要去影山,也必路過此廟。
這位大師終究成為世人欽慕的得道高僧,流芳百年,隻是,冇有人曉得他從何而來,正如冇有人曉得曾經的南順建國天子夜英弦往那邊而去。
拆開密報,上麵的動靜,不但令他的臉沉下來,也令他的心沉到了穀底。
他的父親被冒充的皇後害了十幾年,長年臥床,病入膏肓,他卻一點也冇有發覺到這份詭計,未曾幫過、救過本身的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