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5章 不學諸葛亮(求訂閱)[第1頁/共3頁]
與此同時,印度的莫臥兒王朝已經進入了奧朗則布期間。這位“知華”的莫臥兒天子深知大明之強,一樣也不但願大明進入印度洋,是以也賜與大順很多幫忙。
以是李來亨在緬甸接辦的局麵固然不算太好,但是也是能保持下去,並且還能漸漸的生長起來,也算是個小康的局麵了。
在這類環境下,為了大順帝國的續存,也為了跟隨大順的二十五萬戶老營兵士和他們的子孫的將來,北伐就勢在必行了。
不過李定國還是有點懊喪,因為他曉得大順向南拓展的空間已經不大了。緬甸往西隻要一個小小的阿拉乾是能夠兼併的,再往西走不是大海就是遍及瘴痢的大山,底子不是雄師能夠穿越的。
是以張勇和納雷王隻好把精力放在暹羅海內,先儘力規複暹羅王國的同一再說吧......
而幫忙納雷王光複都城的張勇,也冇有大肆向緬甸境內打擊。因為暹羅的阿瑜陀耶王朝傳到納雷王這一代已經是式微期了,對於處所權勢的節製力大不如前,要不然也不會被大順的三萬人馬打差點亡了國。現在固然藉助明朝的幫忙光複了都城,但是因為阿瑜陀耶城被大順軍洗劫一空,連人丁都所剩無幾,使得王朝的威望一落千丈,已經有力把握處所了。
晉王李定國現在已經從阿瓦返回昆瞭然,而駐紮緬甸、暹羅的“北伐軍”則交由李來亨總管。
“中!”李太重重點頭,“額們出祁山伐中原就得一鼓作氣,可不能學諸葛亮伐了六次都不勝利!晉王,你可有掌控?”
臣覺得由川入陝之策不過是趁敵不備而奇襲,或且戰且耕,屯田於敵前。昔日諸葛六出而無功,就是因為不敢用奇,又未曾屯田。今我朝出祁山,當以奇為先,以屯田為本。”
李過點點頭:“的確如此,自古用兵過分就冇有不敗亡的......就如許吧,額們也發地盤券,也未幾發,先發個3000萬畝,把陝甘的地盤先分出去。”
而戰於祁山,則是敵我兩邊都受製於後勤轉運......明朝方麵路遠,而我朝則困於路險。
彆的,已經緊緊把握了印度洋的荷蘭人、葡萄牙人、英國人等西方權勢,也不但願大明從暹羅方向攻入緬甸——一旦緬甸被大明節製,那麼沙廉港口就會成為大明水兵進入印度洋的橋頭堡!
李過又道:“不過額們的地盤券不能買賣,每一張都要登記姓名,隻許擔當,不成讓渡彆人!”
李過點點頭,沉默不語。
而在明軍的援兵大肆到達阿瑜陀耶城以南的黃金城堡後,暹羅各地都產生了反對大順統治的叛逆。連本來憑藉緬甸,厥後又轉而憑藉大順的蘭納藩國也乘機而起,擯除了李定國派去的總督,擁立從阿瓦逃回清邁的一名蘭納王子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