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0章 臣還是當曹真吧!(求訂閱)[第1頁/共3頁]
更加讓人稱奇是這塊位於山頂的高山上竟然另有水源,能夠種地,在大順軍領受這裡之前,本地的山民在仇池山頂上開出了兩三千畝麥田,耕作了不知多少年。
大順王朝的諸葛亮,晉王李定國這個時候已經到達了鞏昌府南部,犀牛江乾的仇池山大營。
“晉王,弟兄們的士氣都很高漲啊,並且兵器甲冑都保養得不錯,絕對可堪一戰!”領了平南大將軍印(算是李定國的幫手)的大順魏王劉芳亮的信心更足,“依額看也不必遣死士越終南山了,直接從祁山這邊推疇昔就行了......額們的府兵人數那麼多,練得又那麼精,東西也好,並且另有改進過的火槍刀牌陣,如何能夠打不贏?這幾年額們把力量用在緬甸、暹羅美滿是坐失良機,如果趁著明清鏖戰的時候出祁山,現在早就和朱家平分天下了!”
大順這邊固然能夠積累起十萬支以上的斑鳩腳火槍和鳥槍,可大明那邊卻能夠輕鬆年產數萬支燧發槍!
“啊......”朱慈烺一愣,“讓朕想想。”
實在大順軍中火槍裝備率的增加和攻打緬甸冇多少乾係,主如果因為大順府兵自備兵器所產生的需乞降大順的工匠上番製所帶來的技術進步共同感化的成果——這事兒提及來有點龐大,實在也不難瞭解。之前明朝的兵工之以是稀爛,一方麵當然是官員貪腐無能;但另一方麵也是冇有真正有效的需求所形成的......軍戶都窮成那樣,底子冇有自備兵器的才氣。冇有軍戶的采辦力,各地衛所的匠戶也就消逝了,隻剩下一些應對朝廷大單的匠戶。而朝廷的大單常常給價不敷,還要再給一大筆背工,匠戶們天然就偷工減料,垂垂成了風俗,就不會造好東西了。
是以大順各地的鐵匠們出產的火槍質量就越來越好,產量也越來越高了。
不過在大順軍達到後不久,仇池山頂的這塊高山就成了個屯兵囤糧的要地。因為這裡恰好位於明順兩軍對峙的前沿地區,仇池山往北一百一二十裡外,就是號稱天下之奇峻,地扼蜀隴咽喉;勢控攻守衝要的祁山了。
在鳳翔府境內的秦嶺北坡至渭水以南這一帶,有很多的黃土台地,名字都帶個原或者坡,甚麼五丈原、和尚原、皇祿原的有一大堆,一旦被李定國占了去,費事就大了!
因為他的確看到了一支能打硬仗,能打敗仗的精銳之師!
“陛下,陛下可彆把《三國演義》當真......”吳三桂額頭上汗珠子直冒啊!這皇上如何回事啊?挺大一明君,如何把《三國演義》上扯談的事情當真了?
朱慈烺嗬嗬笑了起來,道:“朕這個天子當得胡塗了,竟然把《三國演義》當真了......行行,你當曹真!朕封你當甘陝總督,河西、安西節度使,你去替朕堵著李定國,千萬記取,彆讓流寇衝破祁山,也彆讓李定國粹諸葛亮在秦嶺北坡的各種原、各種坡上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