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0章 真正的萬國來朝[第1頁/共3頁]
以是一大朝晨,來自本國、藩國,以及部分內屬藩鎮的高朋們,全都冒著酷寒,集合到了洪武大街上。然後就在街道兩邊的市民們的諦視下,遵循大明交際部和禮部所規定的前後挨次,開端列隊。
而朱慈烺則在不久之前給日子超出越窮的尚質提出了一個“換國易土”的建議——把琉球國遷往北大年或是轟隆國的地盤上去......
這但是真正的萬國來朝!不是用薄來厚往的體例變相“雇來”的藩屬和外邦使臣,而是這藩屬外邦出於對天朝上國的敬佩和崇拜,不遠千裡萬裡而來......完整冇有犒賞成分在內裡的,彆說厚往,薄往都冇有的!
這一次由噶爾丹帶領的準噶爾使團不但是來賀壽的,也是來請封的。而和準噶爾國的使團一起來到大明的,另有兩個和碩特部——瓦剌的和碩特部和西藏的和碩特部的使臣,他們一樣是來請封的,不過不是封藩國,而是封藩鎮。
日本國的氣力和體量擺在那邊,在插手天朝體係後,第一藩國非其莫屬!
彆的,西藏的大喇嘛也跟著一起到了應天。不過大喇嘛冇有和三個蒙古藩國和兩個蒙古藩鎮在一塊兒,他是宗教人士嘛,當然要和彆的宗教人士一塊兒了......
朝鮮王國的賀使團排在第二,領隊的是領議政何洛會。擔負攝政的東莪早就回了國,現在是朱慈烺的貴妃了。而朝鮮國王(朱慈烺和東莪的兒子)還是個小娃娃,當然不成能就國,以是就隻能讓領議政帶隊來賀壽了。
而勃尼國的日子一樣不好過,這個國度疇昔以來馬六甲和大明間的貿易儲存,在馬六甲和大明之間的貿易被西方人節製後,也就冇他們甚麼事兒了。
上午巳時一過,跟著一陣陣婉轉的號角聲響起,各國使團一隊接著一隊,開端向老山宮放向進步。
現在天,則是高朋們個人入老山宮去給崇禎上皇叩首賀壽的日子了!
在蒙前人前麵的是琉球國的使團。是琉球國王尚質親身帶隊的,不過範圍也不大——因為大明、日本、朝鮮都已經開了國,以是琉球國這幾年有些冷落。
第三藩國當然是安北國了,帶隊的是太子黎維禑。安北國王黎維祺大哥病重,來不了大瞭然,以是就隻能讓黎維禑這個小孩子領隊了。不過不管是黎維祺還是黎維禑,都是個安排。安北海內真正說了算的,還是鄭阮莫武四侯,他們的使者也跟著一起來了大明,也都伶仃籌辦了一份賀禮。
請他北來的啟事當然是為了推行儒學和幫著暹羅國辦“高考”了——暹羅在天朝圈子裡的位置也是比較靠外的!不但間隔遠,並且在文明和宗教上暹羅同大明拴在一起的是上部座佛教......而大明、朝鮮、日本、安南四國海內風行的佛教都是大乘佛教,和上部座佛教的差異還是挺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