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0章 如何成為忠烈 四[第1頁/共3頁]
從馬嶺關往東南去的門路通往漢中盆地,過廢丘關、柴關、留壩、虎頭關、雞頭關就能入漢中盆地。彆看沿途關隘很多,但是大順軍也冇有充足的兵力一一謹防。因為越秦嶺而入漢中的門路另有子午道、褒斜道、儻駱道三條,固然都很險要,但是2000年的不竭開辟和秦嶺並不算太險絕(秦嶺並不太高,到處都有比較陡峭的山坡)的地形,使得山道巷子遍及期間。想要完整封死,就必須投入大量的兵力。而漢中盆地就那麼點大,底子支撐不了將散關道、子午道、褒斜道、儻駱道及其周邊的巷子完整封死的兵力!對了,在散關道的西邊另有個祁山道。
冇有了漢中——隴南防地,四川還是守嗎?
如果要完整封死五條入漢中(還不是入蜀,隻是走了半程)的門路,所需投入的兵力遠弘遠於在關中平原南部的黃土台地上設防的兵力。並且這五條入漢中之路之間的交通不便,軍隊很難在五路之間快速矯捷,隻能被動的分兵把口......而口兒又那麼多,需求用到的兵力比主動反擊,在關中平原的黃土台地駐兵屯田還要多!
吳應麟這時插話道:“大人,我們也進散關道吧!現在恰是窮追猛打的時候......功績可不能都讓尚可喜、孔廷訓給拿走!”
而馬嶺關就更加要緊了!
“大帥,我們的河西、安西都是苦寒瘠薄之地,今後就指著平地的功績過日子了......”
這也就是為甚麼汗青上守四川的盤據政權老是抵擋不住由北而來的仇敵的首要啟事。
“尚可喜和孔廷訓有多少軍糧?”吳三桂還是不放心。
並且他們能撈到的還不止是軍功......四川本就是天府,流寇又大掠了天竺,金山銀山的運了返來!
吳三桂所稱的四弟就是吳國貴,吳襄親生的就是三子兩女,養子有很多,此中吳國貴、吳國勇算是出人頭地了,以是被吳三桂喚作四弟、五弟。而老劉則是劉生,跟著吳三桂二十多年,從小劉變成老劉了。
這可真是喪事兒成了堆!
“如何那麼多?”吳三桂一愣。
“能夠讓他們走子午道、褒斜道、儻駱道進兵去取漢中。”吳應麟說,“這三個師當中都各有一個老近衛軍團,那幫人最勇於弄險,也勇於在崎嶇地形上打硬仗的。即便流寇在子午道、褒斜道、儻駱道當中布了伏兵,也擋不住他們。”
這個時候秦嶺北麵幾個黃土台地的爭奪戰才方纔結束——說是爭奪,實在就是後衛戰。包含大散關、和尚原、陳倉山、五丈原、金牙關、斜穀關在內,統統的這些險要,在疇昔的七八年中,都讓吳三桂恨得牙根隻癢癢,上麵的軍將誰要能帶兵奪下此中的一個,吳三桂都能保他一個伯爵子爵!但是在兩日以內,全數被吳三桂所部攻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