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6章 朕新磨之劍,可利否?[第1頁/共3頁]
這倆王爺就是肅王朱識鋐和慶王朱帥鋅。此中朱識鋐年紀比較輕,才二十多歲,長得高大儒雅,還真有一點王者之鋒。而朱帥鋅則是上了年紀的大叔,固然名字當中帶個帥字,但是長得卻一點都不帥,邊幅平平,是那種扔在人群當中就很難再找出來的人。並且他的目光老是有些閃動,給人一種膽怯怕死的感受。
他們實在並不屬於帳前軍,而是燕山、大寧兩鎮的屯田軍。固然是屯軍,但是報酬和本來的老軍戶是不能比的。
西安,東廓新城,長樂門外。
這2個利用鳥銃的步兵團則構成了帳前軍步兵的右師,由另一名步軍副將孫應元批示。
而帳前步軍則是四時在營,在冇有出征的環境下,一年隻要36天假期(一個月3天),其他時候都給關在虎帳當中。
而會聚在西安的這三萬幾千帳前、燕山、大寧等軍,現在都是出征狀況,以是都是四時在營,“997”的苦練。
“萬歲爺,”朱帥鋅開口了,“您的寶劍實在太利了,臣佩服萬分......臣傳聞您想在西北分封塞王,不如就封在寧夏吧!臣大哥體弱,家裡有冇甚麼人,實在鎮不住封地。臣情願內遷,去那裡都行。”
除了職田以外,這些新軍戶還能領到一分逐年遞加的軍餉——在落戶燕山、大寧的前三年,他們每年都能拿到統共30兩(石)的糧餉,報酬和帳前軍的兵士完整一樣。現在帳前軍的騎士和步兵都是這個數,不過騎士多了500畝的授田。
不過朱由檢調教馬隊的思路本就不是讓騎士們去和仇敵單打獨鬥,而是列隊衝鋒和打黑槍(打黑槍是夜不收的戰術)。但是魯密銃的產量有限——在徐光啟和湯若望的主持下,宣府城內新開了個造炮局,專門仿造3磅炮和魯密銃,不過產量很低,難以滿足日趨龐大的帳前軍的需求。以是現在新入夥的帳前騎士,就隻能重點練習行列和衝鋒。
“肅王、慶王,朕新磨之劍,可利否?”
不過廣東佛山那邊的斑鳩火銃產量還是不敷,在崇禎二年冬和崇禎三年的正月時運到西安府的斑鳩火銃統共隻要1500支(這些火銃都是孫元化分開佛山前下的訂單)。加上之前獲得的約3000支斑鳩銃,朱由檢手頭的斑鳩衝統共隻要約4500支。此中約900支備用(斑鳩銃的質量比較好,利用壽命很長,但是還是會有耗損,以是必須有必然命量的備用銃),餘下的3600支斑鳩銃分派給了3個步兵團。
幸虧陝西這裡的“忠良”很多,在招募騎士、軍士的皇榜貼出來後,很快就募集到了一萬多人,朱由檢從當選出了3000餘能騎馬射箭的懦夫,和“老騎士”混編,構成了4個新的帳前馬隊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