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反賊快跑啊!(求訂閱)[第1頁/共3頁]
而來自內廷的南京守備寺人、淮安鎮守寺人,一樣能夠插手揚州鹽務。
但是在北京淪亡前,徐永基也不敢拿他如何樣,人家的舉人的身份明擺著,老徐可不想變成士林公敵。
來抓他的錦衣衛反應也夠癡鈍的,直到兩父子出了揚州城,他們才慢吞吞的入府抓人。
除了徐永基以外,南都有頭有臉的勳貴,幾近都會在儀真守備所統領的揚州衛、淮安衛、高郵衛等淮揚諸衛中插一腳,以便他們插手兩淮鹽業。
紀坤紀舉人固然是軍籍,但是卻和東林、複社走得比較近,常常代表東林黨庇護的徽幫鹽總找南京勳貴庇護的老西鹽總的費事,以是比較惹人討厭。
甚麼?玩真的?這一傢夥砸了多少人的飯碗?你是真的短長,還是傻乎乎的不曉得短長?
除了儀真守備體係外,另有一個南京操江海軍也有緝查私鹽的權力,這個海軍一樣是南京勳貴插手鹽務的東西。
“回稟千歲爺,”紀坤冇體例了,隻好掰動手指頭給朱慈烺算賬,“天下的鹽業,半在淮揚。淮揚二府共有鹽場30座,亭灶12600餘麵,鹵池5800餘口,灶丁近七萬,年產正額鹽七十萬五千餘引,餘鹽三百萬引,合七億四千萬斤,彆的另有一些私鹽冇有計入鹽引,加上去約是十億斤。
在明麵上把握淮揚鹽業的八大鹽總,也就垂垂變成了這三方力量的赤手套。
“有十來小我,已經把我們家的正門給堵了!”徐護爵吃緊地說,“爹爹,我們從速從後門走吧.......”
錦衣衛緹騎都來了,還能從後門逃脫!合著錦衣衛顧前不顧後啊?
而勳貴、文官、寺人這三方,在揚州的勾心鬥角,也就首要環繞鹽利展開。
老頭子不愧是徐達的先人,做事果斷,當機立斷就決定扮裝出逃,隨便清算了一點金飾,然後就和兒子一起從家宅後門溜走了。
人當然是抓不到的,不過罪證卻找到很多,不是徐永基謀反的罪證,而是揚州四個老西鹽總向徐永基和魏國府進貢的罪證。
大師兄鄭森會心,忙接過話茬道:“臣家能夠年貢百萬兩給殿下!”
水涼?師弟為甚麼老說水涼?鄭森心說:還能夠啊,現在才七月,不是很涼啊......
真是聰明啊!
朱慈烺笑著點頭,“是啊,明日午朝就說這事兒......令旨應當會很快下達的。”
派人庇護,再放歸去......千歲爺也不嫌費事!
揚州衛批示使徐永基是徐達的子孫,不是兩公府的嫡派,而是魏國府的旁支,以是當不了國公,但還是撈到了一個批示使的差事,並且還是比較有油水的揚州衛批示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