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1章 清國之終章(求訂閱)[第1頁/共3頁]
在曉得本身冇有體例遵循條約交貨後,尚可喜、孔廷訓隻好應著頭皮死守皇城棱堡,就是想讓朱天子接管康熙換順治的成果。
“福臨真的被燒成灰了?”朱慈烺頓了頓,“該不會來了個火遁吧?”
彆的,你們歸去後和佟佳氏好好說說,叫她不要太悲傷難過。朕是仁君,斷不會侵犯孤兒孀婦,等玄燁出降後,朕就封他一個延恩侯,世襲罔替。”
至於他一小我躲起來清閒,朱慈烺也冇心機去清查,他可不擔憂有人搞反明覆清。
十一年前的少年太子,現在已經生長為一代雄主,但即便是雄主,很多時候還是冇法如願以償。
因為尚可喜、孔廷訓俄然撤兵,以是北都城北之戰就變成了一邊倒的搏鬥,殺得屍橫遍野,被俘的清兵更多,足足有一兩萬之眾!
想來想去,福臨彷彿也隻要找個處所躲藏起來,做過隱居深山的隱士纔是最靠譜的。福臨再如何也當過天子,並且另有個挺能攢錢的阿瑪,煤山城堡的庫房內裡可存了很多黃白之物,取出個幾百斤黃金,就充足福臨清閒一輩子了......
既然福臨隻能隱居,那麼尚可喜、孔廷訓乾脆就咬死福臨已經死了,如許他們也算部分實施了條約,再加一個康熙,也就差未幾了。
兩個結結巴巴解釋的人是孔四寶和尚之孝。對於他們的解釋,朱天子很不對勁。康熙和順治能一樣嗎?康熙但是被後代吹噓為千古一帝的,順治可冇這報酬。並且康熙的利用壽命也長,六十一年啊!
比如這回,他明顯想要一個順治的,還花了大代價,給出了一個三代世襲節度使和一個兩代世襲的節度副使,成果順治說冇有就冇有了,尚可喜、孔廷訓這兩個“奸人”隻肯給發個康熙充數......這事兒上哪兒評禮去?
孔四寶和尚之孝異口同聲,都咬定了順治已經滅亡。這個口徑是尚可喜和孔廷訓幾次研討後得出的。
他們實在也思疑順治“火遁”了,但是順治是辦好了統統的手續才“遁”的,這申明他是早有預謀的......多數就是求一小我間蒸發後清閒安閒的成果——實在他也冇彆的前程,投關外是不可的,多鐸底子容不得他。投草原更冇有活路,草原上的蒙前人向來都冇把他當作真大汗,他真去了,也就是個獻給大明天子的禮品。
不過那是在汗青上,現在的康熙纔多大?嬰兒一個,分量都不敷啊!不敷分量就送塊石頭(傳國玉璽)?這也太坑了吧?
“陛下,兩位王爺扼守皇城毫不是要對抗天兵啊,他們隻是想讓康熙湊夠十二個時候!”孔四寶也是個能扯談的人,竟然現編了一個藉口,“有了十二個時候,這玄燁也算當了一天的天子,《康熙實錄》上也能多幾個字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