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有追兵(求收藏,求推薦)[第1頁/共3頁]
另一人道:“人馬很多!”
“二十裡。”一名老兵答覆。
因為早跑的或許是重裝大隊,走得慢,反而輕易被追擊。而晚跑的也可以是輕裝小隊,騎上快馬,走得緩慢,是很輕易追上的。
兩個老兵中的一名也和吳三妹一樣,站在馬背上張望,不過冇有目視火線,而是在看半空中有冇有沙塵揚起。而另一名老兵,則從馬背上翻下去,趴在地上,耳朵貼著空中。
同時,吳襄還帶著信號火箭,在突圍時會發射火箭,給吳三輔和吳三妹報警。
而在吳襄製定的打算中,崇禎、周後地點的大隊,實在是隨時能夠充當棄子的存在。一旦趕上大隊的追兵,他就會帶領親信仆人和老婆祖氏突圍而走。
此中一名看天的老兵開口道:“千歲爺,有追兵!”
朱慈烺吃力得夾著馬腹,儘力忍耐著屁股和大腿上傳來的痠痛,對峙著不放慢馬速。他也能騎馬,但是馬術和吳三妹比,那是差太遠了。主如果貧乏練習,是以襠勁不敷,壓不住馬,隻能讓屁股蛋子不竭和馬鞍密切打仗。一下一下的,和打屁股似的!這要跑個幾百裡,必定是一屁股血,就和捱了廷杖差未幾。
也不曉得是李自成還在安插兵力,還是駱養性、高宇順、光時亨已經跪了?
不一會兒,兩個老兵都到了朱慈烺的跟前,兩張老臉上的神采,都是相稱凝重。
再說了,吳襄早就為小股追兵籌辦好肥肉了——出朝陽門、東直門的流亡者中,有很多職位較低的官員和勳貴家屬成員,因為各種啟事(或是後進,或是出城較晚),並冇有跟上大隊。他們大多照顧著家眷和財物,恰好吸引追兵。
在目睹了朝陽門緩緩封閉以後,朱慈烺這才翻身上馬,和吳三妹等人趁著夜色一起疾走,去追趁早就解纜的大隊。
吳三妹已經愣住了戰馬,然後就在馬蹬上立起家子張望了一番,這才轉頭對已經策馬到了她身邊的朱慈烺說:“千歲爺,大隊安然無恙!”
而所謂的精兵,實在也是臨時湊成的烏合,包含克難三營、侍衛一營、虎衛一營、龍騎一營,以及一些官員後輩保護。人數約有7000餘人。此中馬隊有約1300,火銃兵有600,能夠打搏鬥的精銳步兵也有約1000,餘下的3100則是充數的人馬,隻能用來看管車馬駱駝。彆的另有越1000勳貴官員家的精乾後輩和保護,也是充數的存在。
七八十騎戰馬,風普通的穿越無邊的郊野,固然闊彆了北都城,但是朱慈烺一行人還是不敢放慢法度。吳三妹一馬搶先,她的騎術最好,胯下一匹白駒又是從寧遠一起騎過來的良馬,是以分開朝陽門後,就由她在前麵開路。餘下的數十騎,都緊緊跟著吳三妹。三妹穿上了一身紅色布麵鐵甲,幾近和胯下的白駒成為一體,從前麵看去,就見她高挑的身子一起一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