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論持久戰!(求訂閱)[第1頁/共3頁]
出乎馬士英和路振飛這兩個老牌進士的預感,他們在蓬萊閣大門外隻看到一道考題,是道策題目。題目是虜賊將至登萊,且勢大,爾等當如何敵之?
同滿洲人戰於郊野必定是贏不了的,而城池則是大多不守,但是登州堅城隻要好好清算加固,還是很有但願的。
......
在那麼短的時候內拉出了40000雄師,且不說能不能打,光是這個拉人頭的手腕,就讓馬士英和路振飛極其佩服了。
他們不甘心參軍,又有力對抗朱慈烺的40000雄師和巧妙手腕——如果不是李岩的體例高超,這幫軍籍士大夫必然會煽動淺顯軍戶對抗。但是現在不但淺顯軍戶,就連一部分另有點戰役力的軍戶武官都摩拳擦掌的要下江南去發財了。另有誰能跟著他們對抗?就算對抗也打不過啊!
然後就去找人探聽登萊七衛“均田免賦”的事情。這個事兒冇啥難度,因為登萊七衛當中就有一個登州衛,就在登州府城四周,登州水城同時也是登州衛的衛城。
不過他們仨也冇頓時去找行在的五個閣佬,而是在明天跑到蓬萊閣這邊來看恩科測驗的題目。
這道題有那麼難嗎?
因為登州水城是自帶港口的,隻要水城在手,滿洲人就不成能堵截登州的外援。而水城的地形又非常險要,依山、傍水、靠海,還和丹崖山上的蓬萊閣連成一體。
馬士英和路振飛聽朱慈烺說完,腦海當中都冒出了一樣的動機——太祖高天子再世之說是真的!要不然麵前這位少年太子如何能夠想出那麼高超的體例?
除了登州府城外,登萊兩府空中上另有威海衛、成山衛、靖海衛、大嵩衛、靈山衛、鼇山衛等六座衛城已經很多千戶所城也是依山傍海而建。固然不及登州水城堅毅險要,但是因為漫衍很廣,地點地區的陸上交通又很不便利。滿洲雄師如果不能完整節製多山的本地,而是要走相對平坦的本地進軍,從萊州去威海衛就能走上500裡,去靖海衛要走700裡!
馬士英苦苦一笑,點頭道:“這類題目如何會有解?我就不信出題的人本身能答得好。”
馬士英搖點頭,“老臣不會。”
馬士英道:“老臣願聽其詳。”
這是如何回事?不會做?
實際上,他們倆對於即將南下的滿洲人也是一籌莫展,能夠想到的不過就是守江守淮,節節抵當。山東這邊,在他們看來不管如何都是不守的。
盧九德也瞥見這道題目了,這老寺人眉頭大皺,低聲對身邊的馬士英道:“如何隻要一道策題目?”
而餘下的兩萬人,都會編入克難新軍。一部分會編入新軍五師(現在新軍有五個師了),一部分則會由克難新軍批示司直轄,充當輜重兵。